持续受益于新能源发展和商用飞机国产化浪潮-民士达-国产芳纶纸绝对龙头-犀说北交所

公司代码 2025-04-14 13:23:36 浏览
持续受益于新能源发展和商用飞机国产化浪潮

近一个月内,民士达作为北交所最受关注的公司,受到了49家机构的调研关注。

民士达作为专注于芳纶纸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小巨人”企业,成功打破了国外在芳纶纸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显著推动了芳纶纸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化趋势和商用飞机的国产化浪潮。

民士达凭借自主研发能力,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芳纶纸商业化的制造商,有效弥补了国内芳纶纸产业链的短板,实现了本土化和规模化生产。

目前,民士达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芳纶纸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航天、轨道交通、军工等多个领域,表现出色。

民士达业绩亮眼,营收规模逐年增长,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2018年至2022年,民士达的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为25.91%,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40.32%。

公司的快速成长得益于下游市场的需求增加,特别是在航空航天、轨交、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的强劲需求,带动了产品单价的提升。

民士达注重研发创新,持续加大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力度,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应用领域,成功研发出功能化芳纶纸系列产品,包括芳纶云母纸和芳纶蜂窝纸等,丰富了产品线,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民士达与芳纶纤维龙头泰和新材的紧密合作,为其提供了稳定和充足的原材料供应,增强了原材料壁垒。

同时,民士达的原材料需求量的增长,也推动了芳纶纤维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

芳纶纸在新能源汽车、风电水电、特高压、航空航天等下游行业快速发展中,需求量显著增长。

作为绝缘材料,芳纶纸在新能源汽车电机、火电、水电和风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相关行业的发展,芳纶纸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在国产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我国芳纶纸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政府政策重点支持芳纶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技术进步的助力。

未来,芳纶纸将在中国的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北交所打新之三维股份:粮食输送机零部件小巨人,行业成长性较差

三维股份()计划于8月8日启动打新,发行价格为5.2元每股,对应摊薄后市盈率16.43倍。

作为北交所首例暂缓审议企业,公司为何被暂停审议?此次成功过会是否值得参与?三维股份成立于2004年4月,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散状物料输送机械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粮食行业,占比达87%,其余涉及矿山、建材等领域。

产品主要分为斗式提升类、皮带输送类、刮板输送类及螺旋输送类,合计规模型号达5000多种。

斗式提升类销售占比最高,其中塑料畚斗为主要产品;刮板输送类次之,两者合计占比74.48%。

近年来,螺旋输送类销售占比呈上升趋势,系公司收购邦禾螺旋后该类产品由外购变为自产。

皮带输送类销售额及占比则在下滑,受疫情影响,海外粮食工程新增项目减少,加之海运成本上升,导致波兰FEERUM S.A.及加拿大市场订单量下降。

公司还从事部分工程塑料类高分子耐磨型材生产,如高分子量聚乙烯型材、聚氨酯型材等,应用领域更广,除粮食行业外,还涉及矿山、建筑等工业领域。

塑料类型材为半成品,主要用于自用或对外销售。

公司客户以粮食行业为主,还包括散状物料输送机械生产商、终端使用客户及贸易商,产品主要在粮油、饲料加工储运领域应用,客户覆盖布勒机械、捷赛股份等企业,以及中储粮、正大集团、新希望、益海嘉里等集团。

前十大客户销售占比约20%,客户结构分散。

澳大利亚PRIME为公司产品在澳大利亚市场的代理销售商,对其销售额占公司营收的2.57%,为公司实控人李光千实际运营。

公司产品占PRIME销售额的31.24%,销售毛利率与外销普遍毛利率相比较低,存在明显的让利行为。

为规范关联交易,公司实控人承诺在完成现有订单后不再发生新的交易。

公司销售以境内为主,占比80%以上,华东地区为最大销售市场。

境外销售主要以经销为主,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

2021年,公司对澳大利亚PRIME的销售额占海外销售比例为20%,终止交易后对公司境外销售影响有限,公司已着手寻找新的代理销售商。

公司直销部分销售占比在82%以上,主要服务粮食行业输送设备生产环节,占比在80%以上,随着粮食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公司产品毛利率因原材料涨价多有下滑,其中螺旋输送类毛利率上升,因公司由外购改为自产降低了成本;工程塑料类高分子耐磨材料毛利率下滑,与主要产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型材售价下降有关。

在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销售单价下降,可见公司产品技术附加值不高。

公司上游原材料包括橡胶及制品、金属制品和有机化工类,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70%以上,价格波动对公司影响较大。

从价格走势来看,2020年聚乙烯材料上涨12.73%,尼龙6上涨39.19%,钢带上涨31.49%,导致公司毛利率从35.53%下滑至32.94%。

目前主要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存在继续上涨风险。

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在30%左右,相对分散。

公司调整产品售价以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但产品平均价格涨幅不及平均单位成本涨幅,毛利率从35.53%降至32.94%。

输送机械行业市场规模稳定,2020年为500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到530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96%。

公司产品主要服务于粮油、饲料加工储运等领域,预计未来粮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行业整体增速一般。

优质粮食工程项目于2017年启动,截至2019年底已实施4500多个,完成3800多个,总投资已达750多亿元。

按照项目推进速度,预计8000多个优质粮食工程将在2023年前后全部落地完成。

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生产厂商众多且平均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为该领域唯一能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上市公司。

公司选取双箭股份、艾艾精工和浙江三维股份为可比公司,以皮带输送类零部件为主要产品。

公司斗式提升机零部件为粮油机械斗式提机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之一,也是最早推动“以塑代钢”的企业之一。

在下游竞争格局下,公司具有较强竞争力,走的是差异化竞争策略。

2019-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4.81%、4.59%和4.38%,略高于同行平均水平,主要因公司规模较小,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较高。

公司获取发明专利17项,同行艾艾精工、双箭股份和浙江三维股份分别为30项、43项和36项。

公司实控人为李光千和李悦父子,发行前两人合计持有公司78.98%的股份,并通过一致行动关系控制公司96.17%的股权,属于家族企业。

此前因对外币资金等问题被暂缓审议,为上市计划,公司注销境外子公司及三维输送元件,并由李悦主动放弃澳洲绿卡。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22.87%,复合增速为24.46%。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粮食机械制造、粮食工程建设行业增长,带动斗式提升类和刮板输送类零部件产品销售增长。

近年原材料大幅涨价,使得公司扣非净利增速下滑,面临增收不增利局面。

公司主要销售区域在华东地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客户所在地区物流不畅,导致一季度营收净利下滑。

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承压。

公司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为12%,主要以1年期以内占比96.27%,历史回款情况良好,坏账风险较小。

公司近年来有息借款增加,为生产线改造、产能扩建及收购邦禾螺旋筹集资金,资产负债率从20.95%增长至38.85%。

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良好,现金比率为0.99,流动性充裕。

公司现金资产从2015年的1059万增长至2021年的7030万,有息负债2933万,累计融资1318万,现金分红合计8289万。

公司在上市前进行大额分红,持有大量现金情况下进行高额借贷,收入能购买理财产品,却选择向银行贷款,不用来扩充产能。

公司还存在转贷、使用个人银行及微信账户收付款、第三方回款、违规发放奖金等财务不规范情形。

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充输送带和输送链产能,并对畚斗产线进行技改扩能。

输送带和输送链建设周期为1年,塑料畚斗建设周期为2年。

建成后将新增输送带40万米、输送链60万米和塑料畚斗1300万只。

公司塑料畚斗产能利用率近年保持高位,输送带和输送链产能利用率也在合理范围内。

截至目前,公司三类产品在手订单金额合计6201万,已与牧原股份达成合作。

在乐观情况下,预计2026年公司营收将达到5.25亿,净利润7327万,年复合增收为13.88%,未来有转板预期。

整体来看,公司所处行业市场规模稳定,主营业务没有明显亮点。

近年受益于粮食工程项目建设,业绩有所改善。

短期内,随着公司扩建产能投产,业绩有望增长。

未来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全部落地后,公司业绩存在下滑风险,成长性较差。

估值方面,公司市盈率(TTM)为16.43倍,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考虑公司质地一般、行业前景较差,估值并不便宜。

因此,参与打新可能面临破发风险。

特别说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力求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准确性、完整性。

文章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投资行为负责。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