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止2021年7月10日,宿迁下面有3个县2个区,没有县级市级市,两个区为宿豫区、宿城区,其他新区均属这两个区管辖,3个县为沭阳、泗阳、泗洪三县。
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属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
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
宿迁是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也是人类起源中心之一,被誉为地球上的生命圣地。
宿迁市自然气候情况。
宿迁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2℃,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小时。
光热资源比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1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数2271小时。
无霜期较长,平均为211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降雪初日一般在12月中旬初,活动积温5189℃,全年作物生长期为310.5天。
年均降水量为892.3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年际间变化不大,但降水分布不均,易形成春旱、夏涝、秋冬干天气。
以上内容参考宿迁市政府——行政区划
以上内容参考宿迁市政府——基本情况
埠子镇气候特点
埠子镇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征基于网络地图提供的数据,最终以该平台的数据为准。
这里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
年平均气温约为14.1℃,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为2315小时,太阳总辐射量达到11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时数总计2271小时。
无霜期较长,平均持续211天,初霜期通常在10月下旬,降雪初日大约在12月中旬,年均活动积温为5189℃,全年作物生长期长达310.5天。
降水方面,年均降水量为892.3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季节性变化不大,但降雨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春旱、夏涝、秋冬干旱的天气现象。
2002年气候表现出特别,气温偏高,降雨量和日照量相对较少,春季持续阴雨,低温且光照不足;夏秋两季则呈现干旱少雨的特征,给当地农业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埠子镇位于宿迁市西南15公里处,是宿城区的西南大镇。
明朝中叶,此地濒临埠子湖。
最早的居民是于氏渔民,曾建舍于山梁之上。
久之,渔民渐多,便结成渔村。
因远近居民鱼贩多来此购鱼虾,渐成渔市。
渔民生活用品和修补船网的材料也有人运来销售,进而形成集市。
因这里是停泊船只的码头,故命名为埠子集。
明末以后,黄河数度决口,埠子湖逐渐淤积为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