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稀往往是导致兔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春季是细菌病菌繁殖的季节,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往往造成肉兔患上拉稀病,且致死率高,致病原因复杂,现分述如下。
1、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引起的拉稀这类原因引起的拉稀约有20余种,常见与多发的有魏氏梭菌病、大肠杆菌病高谨、沙门氏菌病、球虫病等。
魏氏梭菌常见症状:常突然发生,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急剧拉稀,排黑色水样或胶冻样带血粪便,有特殊的腥臭味,体温不高,严重脱水,多数1-2天死亡。
沙门氏菌症状:潜伏期1-3天,急性病例不显任何症握念昌状而突然死亡,多数病兔拉稀,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渴欲增加,消瘦。
兔轮状病毒引起的拉稀:仔兔消化道伟染病,2-6周龄多发,尤以4-6周龄发病和死亡率最高,体温升高,严重拉稀,排关流质或水样稀便,呈棕色、灰白钯或浅绿色并伴有粘液或血液,脱水消瘦,2-4天死亡。
球虫病症状:食欲减退或不食,精神差,伏卧不动,双眼无神、眼、鼻分泌物增多,贫血、拉稀或拉稀与便秘交替出现。
病兔排尿次数增多或常呈排尿姿势,仔兔患球虫病后,生长缓慢。
病兔由于肠膨气、膀胱充满尿液和肝肿大而呈现腹围膨大。
病到末期,病兔出现神经症状,四肢痉挛或麻痹,头向后仰,两后肢伸直划动,尖叫而死。
这类拉稀除根据拉稀的性状、色泽等诊断外,尚有该病特异的临床特征,应结合流行病学分析、剖检、实验室诊断、查找病原进行确诊,确诊后选择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
平时要以防为主,注意环境卫生与消毒,定期接种疫苗,有计划地安排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
2、消化不良性拉稀多发于断奶前后的仔兔,主要表现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体温一般正常或稍低,稀便中常混有大量未被消化的乳块和饲料残渣。
仔兔消化不良性拉稀主要是因为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机能尚不完善段扒,对营养物质消化能力差,开食过早,采食难以消化的草料。
治疗宜采用乳酶生、多酶片、食母生等帮助消化的药物,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5%以上。
仔兔应在20日龄开食为宜,少吃多餐,定时定量补充易消化的饲料。
3、突然变更饲料引发的拉稀常见于开春和初夏青草开始萌发生长季节。
因冬季以干粗饲料为主,突然饲喂青饲料,家兔贪食过量引起腹胀拉稀。
有些兔易引起拉稀。
预防应在变更饲料时逐渐增减,循序渐进,最好在7~10日内完成。
发病时应调整饲料,对症治疗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4、乱用抗生素导致的拉稀长期连续使用抗生素药物,容易致使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造成消化机能紊乱。
因此在预防性添加抗生素时,要根据本场兔病流行情况和健康状况,合理安排使用。
要控制每次用药时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期,并要几种药物交替使用,以防止药物蓄积中毒和病原产生耐药性。
5、饲料中毒性拉稀一般常见的有3种情况:一是饲草饲料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如某些毒草、棉籽饼、生大豆、出芽的土豆等;二是用被农药或鼠药污染的饲草饲料喂兔引起中毒;三是饲草饲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一定毒素,如亚硝酸盐、霉菌等。
6、精料过多性拉稀家兔为草食动物,有其独特的消化生理特性,精料比例过大,特别是玉米含量过高,淀粉在小肠内消化吸收不全,势必增加后肠负担,造成异常发酵,正常菌丛受到抑制,消化机能紊乱引起拉稀。
实践表明日粮中蛋白质和玉米含量均不宜过高。
7、应激性拉稀引发家兔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常见的为长途运输、环境骤变、忽冷忽热、惊吓等几种原因
兔子拉稀最简单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兔子拉稀原因饮食不当、锋念兔子受凉、体内有了寄生虫。
1、饮食不当
兔子的肠胃比较特殊,要是平时的饮食不合理就会容易出现肠胃问题,比如吃了受潮的兔粮、蔬菜水果过量、饮食不干净等情况都会让兔子出现拉稀。
2、兔子受凉
要是天气突然降温了,别看兔子身上毛茸茸的,但其实很容易稿基猜受凉,所以主人不能大意。
发现兔子受凉以后出现拉稀了,要尽快给兔子做好保暖措施,在兔窝铺上厚一点的毛毯给兔子取暖,并且把兔窝转移到温暖的地方,兔子回温后,拉稀的情况就会跟着慢慢恢复了。
3、体内有了寄生虫
还需要考虑到兔子拉稀可能是身体里出现了寄生虫所导致的,键型如果兔子的生活环境不卫生,就很容易感染寄生虫,尤其要注意球虫的发生。
宠物主人可以送到宠物医院做便检检查,一旦发现得球虫病了,可以使用兔青宠这类驱虫产品帮助兔子驱虫,注意喂食的剂量。
同时做好隔离,避免其他健康的兔子受到感染。
兔(学名:Leporidae)
兔科兔属哺乳动物。
兔具有管状长耳,簇状短尾,强健后腿。
以亚洲东部、南部、非洲和北美洲种类最多,少数种类分布于欧洲和南美洲,陆栖,多见于荒漠、荒漠化草原、热带疏林、干草原和森林或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