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羊山镇的经济概况 (宿羊山镇的经济怎么样)

公司代码 2025-03-26 11:16:55 浏览
宿羊山镇的经济概况

概况宿羊山镇农业、水产业、畜牧业和林果业比较发达,一直是邳州市多种经营发展的先进镇之一,1980年多种经营收入是全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业宿羊山镇大蒜为宿羊山的主产业,常年种植大蒜8万亩,以宿羊山为中心的大蒜连片种植辐射面积已达70万亩,面积居全国第一。

2013年大蒜种植面积7万亩,年产干蒜10万吨,夏季作物以水稻为主,间作玉米、棉花等,全镇粮经比例3:7。

全年种粮面积亩,粮食产量吨,棉花产量1120吨。

林业2013年,宿羊山镇全镇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3.6万亩,成片造林1500亩。

牧业全镇人均养殖50只(头)以上,全镇饲养量达到130万只(头),2005年全镇鸡、羊、兔、牛、猪饲养量达到200万只。

年出栏家畜8万只。

渔业淡水鱼养殖是宿羊山镇的特色养殖,1980年以来,宿羊山实施立体鱼菱养殖试验成功,利用8000亩不牢河水面实行拦河立体养殖,有效地提高了水产效益,2005年共产鲜鱼5000公斤,菱角公斤。

工业宿羊山镇工业发展起步较早,解放初期,就开办一个工具厂,主要生产加工农业生产使用小型农机具。

后逐渐有所发展,到1978年相继新办一批工业企业,油厂、酒厂、综合厂等10个,总产值500万元。

1985年镇办企业工业总产值5000万元,今日宿羊山镇,已形成了陶土制品,建材、化工、电子、铸造、板材、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八大类工业集镇。

2005年,全镇拥有数十家各类企业,全年工业总产值2.5亿元

宿羊山镇境内邳州陶瓷厂始建于1957年,1992年经江苏轻工业厅和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隶属省陶瓷进出口(集团)公司,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500多万元,主要生产低温红泥陶园林陶器,有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产品全部出口欧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1000万美元。

加工业宿羊山镇大蒜产业的发展造就了民营经济的崛起,涌现出一批较大规模的大蒜生产、加工、冷储加工骨干企业和机械、板材加工制造民营企业

2008年,全镇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400万元,在镇工业园区投资3000万元,截至2008年,宿羊山镇工业园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共有民营企业357家,其中,500--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72个,获外贸出口权的企业11个,民营企业从业人数达1870人,交税金总额1200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40%,全镇有大蒜冷库280座,大蒜销售量80万吨,外贸出口额达7500万美元。

2008年全镇工业用电5800万度。

比2007年增长1200万度,连续三年工业用电量增幅全市第一,总量全市排名第三。

邳州市的民族风情

邳州古称邳国、下邳,民国元年始称邳县,1992年10月撤县设邳州市。

邳州市地处苏、鲁、豫、皖接壤地区,位于江苏省确定的徐连都市圈中部,市区坐落在东陇海铁路与京杭运河的交汇处,是苏北、鲁南水陆交通枢纽。

城区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23万。

全市幅员2088平方公里,人口158万,辖24个镇。

邳州相继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1996)、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市(1996)、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市(1996)、合国绿化造林百强县(1996)、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市(2001)、全国秸秆养羊示范县(1999、2001)、中国首批名特优经济林——银杏之乡(2000)、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2)、全国土地管理先进单位(1996),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1996)、全国体育先进市(1996)、全省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先进县(1999)、江苏省级卫生城市(1993)、全省双拥模范城(1998)、全省稻田养殖示范市(1999)、江苏省文明城市(2002)等。

邳州市的市树是水杉树,邳苍路80华里水杉林带被海内外誉为天下水杉第一路。

二、自然地理 邳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徐州与连云港之间。

东与新沂市为邻,西与铜山县和徐州市贾汪区毗连,南接睢宁县和宿迁市豫县,北界山东省。

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5′50〃-118°10′40〃,北纬34°07′-34°40′48〃。

东西距离52公里,南北距离61公里。

西北部和西南部山峦起伏,腹地河流如织。

根据地势高低,全境地貌分为平原洼地、坡地、山地和水域四种类型。

其中平原洼地为全市地形主体,面积1080平方公里,占面积的51.7%市境界于黄淮之间,属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3.9℃,日照2350小时,降雨量903.6毫米,无霜期211天。

三、自然资源 全市耕地面积183.2万亩,园地17.1万亩,林地9.7万亩,水域51.9万亩。

土壤分为潮土、棕壤土、褐土、砂礓黑土和水稻土五个土类,其中潮土为主要类型,分布于平原地区,面积158.8万亩。

境内水系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按流向归宿分为中运河、沂河、邳洪河三大水系。

共有干支河流42条,承担着行洪、排水、航运等功能。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近80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径流总量4.36亿立方米,地表水总水面近80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径流总量4.36亿立方米,地表水总水面24.16万亩,地下水允许开采量3.37亿立方米,过境客水7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以非金属为主,共有16个种类,主要有石膏、石灰岩、大理石、石英岩、辉绿岩、高粘土、黄砂、钛铁矿。

其中石膏矿为特大型二水软石膏矿床,矿床面积约60平方公里,总储量44亿吨,居华东地区之首,矿藏质地优良,埋藏浅,地质构造、水文情况和开发技术简单;石炭岩矿储量7亿吨,为生产水泥、白灰优质原料;石英岩优质矿储量2亿吨;钛铁矿储量近300万吨。

四、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 邳州市民间春节有舞狮拜年、跑旱船、踩高跷传统节目。

腊月初八腊八粥、二月二龙抬头爆米花、清明戴柳、插柳、女儿出嫁要流下几滴眼泪,谓之金豆豆,以报你母养育之恩等民俗,端午节、春节、中秋节是民间的最为盛大的三大节日。

邳州悠久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清代及其以前,邳州共有42人79部著作载于《二十四史》及《四库全书》。

近现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地方文化获得了较快发展。

以农民画、民间剪纸为代表的民间美太,用独特的材料和手法反映农民生产生活,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1992年邳州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和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地方戏曲柳琴戏,旧称拉魂腔,已有200多年演唱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以主伴奏乐器柳叶琴定名并开始走上舞台,其腔调缠绵,优美动听,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颇受欢迎。

邳州方言属于北方官话,语音系统与普通比较接近,调值有所不同。

五、历史名人和古迹名胜 邳州地杰人灵,英才辈出。

夏时奚仲、战国时齐相邹忌等封于邳,秦时黄石公在邳授书张良,汉代侍御史延年、谏大夫翼奉、五代随州刺史沈斌、明朝民族英雄汤克宽等,或施政有方、执法严明,或弹劾不避权贵、敢于除暴安良,或屡谏革除弊政、冒死为民请命,或骁勇善战,御侮有功,皆留名史册。

同盟会员徐国泰从黄兴参加广州武装起义,献身于黄花岗,崔道平跟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就义于徐州。

李超时、魏云岭、戴蔚霞、娄培儒、宋绮云夫妇和小萝卜头宋振中等众多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英雄业绩可歌可泣,郭子化、张明五、刘振堂也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屡立战功。

王杰烈士为掩护12名民兵以身扑向炸药包,在邳州壮烈牺牲。

历代文化名人不胜枚举。

西汉博士严彭祖,南北朝学者到沆、到溉、到洽、僧祜,明散曲家陈铎、琵琶演奏家汤应曾,近现代学术界名流刘仁航、戴维藩、徐韬,当代作家程树臻、姜天民等,皆为弘扬祖国文化传统作出建树。

历史上,邳州经历了楚汉相争、三国角逐、宋金交兵以及现代史上的淮海战役,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境内有大墩子文化遗址、寨山摩崖石刻、刘林文化遗址、梁王城遗址、九女墩、尤村汉墓、奶奶庙、土山马迹亭、关帝庙、白马寺古银杏、山窝古槐、岠山和二龙山古墓群以及淮海战役碾庄战斗烈士陵园、王杰烈士陵园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

艾山洞石沟、岠山风景区、大运河风光带、黄墩湖游览区、天下水杉第一路、银杏森林公园、桃花岛公园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其中,以港上、铁富为中心的连片银杏园21万亩,被誉为天下银杏第一园,被省定为银杏森林公园;艾山洞石沟风景区九座峰次第相连,方圆20公里,最高峰海拔197米,山顶有凤凰台、碧霞台、聚仙台、白马泉、黑风口、望母台等遗址;岠山风景区四峰并列,最高峰海拔204米,山顶泰山行宫内有葛仙洞,洞中有葛洪汲水炼丹之葛仙井,景区方圆4平方公里,有多处汉墓群。

六、农业 邳州是全国农业大县(市)。

2002年,全市粮食面积压缩到159.3万亩,粮食总产量65.5万吨;经济作物扩大到170万亩,粮经比例已突破5:5。

——稻田养殖及优质稻米。

邳州是江苏省稻田养殖示范市,稻田养殖面积10.6万亩,张楼牌稻米远销全国各地,近年来又育出五彩米,正逐年扩大生产。

——银杏。

邳州是全国五大银杏基地之一。

现有银杏成片园21万亩,银杏果年产量900吨,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银杏士青叶产量1.2万吨,约占全国部产量的60%。

银杏酮生产能力250吨,占全国总量的80%。

——大蒜。

大蒜总面积46万亩,总产量46万吨,年出口量20万吨。

大蒜加工企业50多家,并建有苏北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场。

——苔干。

苔干是邳州特产,因历史上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又称为贡菜。

全市苔干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6000吨。

——肉兔。

肉兔饲养量达到900万只,冻兔肉出口占全省70%。

七、工业 近年来,以私营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全市现有工业企业1万多家,各类工业产品800多种,初步形成了板材、建材、机电、食品、医药化工、纺织服装、船舶修造等支柱产业。

200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1亿元。

——板材加工业。

全市现有板材加工企业2500多家,年产板材500万立方米,占全国产量的15%是江苏省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

胶合板、多层板、高档贴面板等30多产品畅销海内外,出口量占全国44%。

——建材工业。

依托本地矿产资源,主要生产水泥、石膏板、大理厂,石英砂等产品。

江苏大运河集团是国家大型企业,中国建材企业500强之一,2001年通过ISO国际环保体系认证,下有水泥厂3家,年产水泥65万吨;石膏大板厂60家,可年产石膏大板8000万平方米,台湾独资邳州富豪大理石有限公司,每年可生产将军红、四川红、翠绿等大理石产品6000多平方米。

——机电工业。

主要产品有健身器材、汽车刹车盘、五金工具(断线钳)、高速电机、节能电子产品等。

江苏金虎集团是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重点企业,生产的断线钳、支架、老虎钳、管子钳等产品远销欧美,年出口量500万美元。

徐州军霞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产品有跑步器、卧推凳、哑铃、健身球等,其中健身球已出口美国。

——冶金工业。

江苏春兴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铅再生得用企业,主要产品有电缆护套铅、精铅、合金铅等20多个品种。

——能源工业。

江苏省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拥有2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邳州市地方电力公司拥有1台5万千瓦发电机组,年发电量25亿度,城区热电厂正在建设之中。

八、商贸饮食服务业 以现代服务来为重点的市场流通业发展势头正旺,200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亿元。

拥有城东商贸城、韩世步行街、万兴市场、大运河装饰材料城、城东综合批发市场以及银杏、木材、建材、大蒜、蔬菜、果品等大型综合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77个,华联、苏果、惠客隆、联华等超市连锁店28家。

现有二星级宾馆三座,邳州大酒店为四星级宾馆。

居民住宅小区,高中档别墅区、广场、游园、公园、风景点等城市配套设施正在加快建设,已建成1个大型公园,3个广场、15个游园。

九、开发园区和外商投资 邳州以一主七副工业园区为载体,精心打造宽松优越的招商引资环境,成为苏北地区最具吸引力的外资集聚地之一,海内外客商纷至沓来。

目前,全市已有外商投资企业近50家。

中英合资正安药业、中美合资艾博药业、法国中大公司、台湾华瑞木业等外资企业,已凭借坚实的经营业绩,成为创业邳州的成功典范。

仅2002年,实际利用境外、市外资金10多亿元,其中昆山三牛服饰、湖南唐人神集团工业园、上海飞龙鞋业扩资工程等项目相继投产。

十、城市建设和交通电信 邳州市围绕五年再造一个邳州城的目标,大力推进北进东扩。

先后在大运河上架起两座公路桥,一座高速路特大桥和陇海铁路复线桥,将城区空间扩展到运河两岸。

城市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3万人。

城区4条窗口路段的供电、通讯、绿化、美化、亮化,建成绿化覆盖率达到33%以上,三场(人民广场、锦锈广场、大桥广场)、两带(大运河、六保河风光带)和邳州公园、小区游园、街边景点相互辉映、商业网点布局合理,污水处理厂、管道液化气和热电厂正在建设。

信息化加速推进,程控电话发展到17.9万门,手机用户达到8万户,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互联网用户达到1万多户,宽带网进入主要居民小区。

十一、财政、金融、保险 2002年全市财政收入4.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亿元,金融机构构贷款余额42.2亿元。

保险业发展迅速,共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4家保险公司。

个人信用消费和农村保险业正加速推进。

国泰君安证券服务部证券业务稳步开展,年成交额达到5亿元。

十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

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万人,市级民营科技企业78家,农业科技示范园120个。

九五以来,全市共承担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6项,专利受理数283项,专利授权数255项;每年引进应用和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100余项,开发各类新产品近百项。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每年都以5%以上的速度递增,2002年接近50%,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61所,在校学生39.4万人,在岗教职工1.68万人。

2002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8%,小学毕业升学率达95.2%,高考上线人数位居徐州市第二。

现有邳州中学、宿羊山高级中学、官湖高级中学、八义集高级中学等省级重点中学4所,省示范初中、合格职教中心、实验小学各2所,省示范幼儿园、示范聋哑学校、示范教师进修学校、模范小学、示范成教中心校各1所。

文化。

市文化馆、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市博物馆为国家三级馆。

近年来,民间绘画、剪纸、戏剧(柳琴戏)、文不创作、书法等文化事业及每年一届的邳州之春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健康发展。

卫生。

现有卫生机构797个,其中二级甲等医院2所,一级甲等医院39所,各级各类卫生人员5326名。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495元。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560元。

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分别为15.6平方米、27.3平方米。

城镇职工参加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6.7万人、4.7万人、7.3万人。

各类社会福利院46个,收养1770人;农村优抚对象5万人;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3万人。

十四、邮编区号 邮编 区号 0516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