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汉山城乐剧,以韩国历史为依托,是一部由金钟云(艺声饰)主演的音乐剧,改编自同名小说。
《南汉山城》是小说家金薰继《刀之歌》、《弦之歌》后的又一力作,深入历史背景,聚焦于1636年朝鲜与清朝的冲突时期。
这部作品并非单纯的历史复述,而是历史与想象的巧妙融合,通过对正史中鲜见人物的刻画,增添了丰富的情节和细节,让故事更加饱满,层次分明,情节跌宕起伏。
小说《南汉山城》围绕17世纪初清军对朝鲜南汉山城的包围展开,清军数十万大军围而不攻,城内人民面临抉择:是坚守主战,寻求光荣的死亡,还是接受主和,面对耻辱的和谈。
作者金薰强调,这部作品仅是文学创作,其人物观点并不代表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而是对那段历史的独特诠释。
这部音乐剧将历史事件与戏剧性冲突紧密结合,通过郑明秀(艺声饰)的角色,带领观众深入体验那个时代的复杂情感和决策挣扎,展现了一场关于荣誉、牺牲和人性的戏剧盛宴。
《南汉山城》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情感的触动,让人在欣赏音乐剧的同时,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1637年的大事记
1. 1637年1月17日,威德尔船队离开果阿,陆续在伯特卡尔、柯钦和亚齐建立商馆。
2. 1637年1月30日,朝鲜仁祖向清朝皇帝皇太极投降,这一事件因发生在丁丑年而被称为“三田渡之屈辱”,韩国人至今将其视为国耻。
3. 1636年,清朝皇帝皇太极亲率12万大军入侵朝鲜,史称丙子胡乱。
朝鲜仁祖无法抵挡,逃至南汉山城。
不久,皇太极包围了南汉山城。
经过数次交涉,朝鲜仁祖于次年1月30日出城投降,抵达三田渡(今首尔松坡区三田渡),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
4. 1637年2月3日,“御马监太监李名臣提督京城巡捕,王之俊为副。
”5. 1637年2月4日,郁金香价格突然暴跌,导致无数人倾家荡产,欧洲经济陷入数年衰退。
6. 1637年2月6日,浙江、江西、湖广左布政使姚永济、朱之臣、曾道唯,苏州知府陈洪谧,扬州知府韩文镜,淮安知府周光夏,因逋赋夺官视事,勒限完复。
7. 1637年2月10日,工部尚书刘遵宪为加强清兵防御而培筑京城,并加派输纳睁丛事例。
8. 1637年2月15日,费迪南三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9. 1637年5月,宋应星著《开工开物》刊行。
宋应星,江西奉新人,历任分宜县学教谕、汀州府推官、亳州知州等官职。
10. 1637年5月15日,清封明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分别为恭顺王、怀顺王、忠顺王,麻登云负责督催粮草。
11. 1637年6月,奸人张汉儒为陷害东林党人温体仁,入其门下,共同策划弹劾钱谦益、瞿式耜居乡不法。
温体仁从中操纵,导致二人被捕入狱。
钱谦益求救于司礼太监曹化淳,张汉儒得知后告知温体仁,温上奏请求将曹化淳治罪。
皇帝将奏章出示曹化淳,曹化淳害怕,自请查办,从而揭露了张汉儒的罪行和温体仁的阴谋。
皇帝得知温体仁有党羽,下令将张汉儒等人枷号示众。
12. 1637年6月8日,笛卡儿匿名出版了《科学中正确运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论》一书,并在书后附上仅117页的《几何学》,标志着一个新的数学分支的诞生。
13. 1637年6月23日,苏格兰人民起义,反对在苏格兰强制推行国教会的祈祷仪式。
14. 1637年8月8日,英船到达虎门亚娘鞋停泊,虎门炮台守军鸣炮示警。
威德尔有意挑起争端,下令扯下圣佐治贸易旗,升起英国国王的军旗,摆出战斗姿态,并指挥船队炮轰虎门炮台。
攻占炮台后,英军扯下中国军旗,挂上英王旗帜,并拆下35门大炮作为战利品。
广州当局派葡人诺雷蒂交涉,威德尔才将大炮归还,并派出两名商人随诺雷蒂前往广州。
8月至11月,中英双方在虎门近海多次交战。
15. 1637年9月,海兰珠生皇子,清太宗皇太极颁诏大赦天下。
该皇子因母贵几乎被立为太子,后因夭折未果。
16. 1637年9月27日,李自成、过天星等围攻汉中府城(今南郑县)。
洪承畴来救,李自成撤围向西南走。
二十八日,闯将自成等攻克宁羌州(今陕西陪宏宁强县)。
17. 1637年11月,太监曹化淳受命提督京营戎政,这是他第二次担任此职。
18. 1637年11月22日,英商在广州答应中国要求,赔偿白银2800两。
30日,威德尔向中国官员提交保证书,对虎门事件表示歉意,并保证完成贸易后离去。
19. 1637年11月26日,左都御史商周祚疏论御史差规。
20. 1637年12月11日,日本发生岛原之乱。
21. 1637年12月29日,威德尔船队离开澳门,启程回国。
中英之间充满火药味的第一次交往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