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集成灶行业供给和需求都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2019年中国集成灶产量约为142万台;预计2020年集成灶产量将突破180万台;2020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灶销售量为75.5万台;集成灶渗透率加速提升,由2015年的2.0%提升至2019年的9.4%。
同时,随着集成灶品牌越来越多,渠道逐渐走向多元化,线上电商市场开始被重视,线上销售所占比例逐渐扩大,2020年上半年线上销售占比提升至38%。
海宁的经济概况
截止2008年,海宁有耕地51.43万亩,农村劳动力31.8万,其中农业劳动力7.37万。
长期以来,海宁农业以粮经并举、种养结合为基本特征,海宁桑苗、斜桥榨菜、小湖羊皮、瘦肉型猪等传统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美誉度和区域影响力。
海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都市型现代农业。
农业 “334”产业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花卉、苗木、优质水果三大绿色生态产业异军突起;特种水产、湖羊、肉鸡三大高效养殖业发展迅猛;粮油、蚕桑、生猪、蔬菜四大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提升。
“小康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农村生态家园工程、种子种苗工程、农业基地园区建设扎实推进。
农业标准化实施不断加快,无公害生产技术得到全面推广。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壮大。
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6.11亿元。
海宁工业基础良好,涉及到30个大类100多个小类,区域特色经济优势明显。
皮革、家纺、经编、太阳能利用、机械装备、食品、化工(医药)等区域特色产业加速扩张和提升,在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00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93.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达到722.02亿元。
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15个,共有上市公司5家。
海宁旅游资源丰富,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盐官观潮胜地公园和沿江百里文化旅游长廊是省重点开发项目,也是国家首次公布的全国43个旅游发展优先项目之一。
海宁已形成了以“一潮三看赏四景”的观潮旅游为特色,以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的访古探幽为内涵的旅游格局。
2008年,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2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6家,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2万人次,海外游客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7.8亿元。
海宁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个。
海宁商业兴旺,市场繁荣。
2008年,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5个, 市场成交额118.56亿元,其中超亿元的专业市场11个。
海宁邮电通信发达。
2008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6.57亿元,固定电话用户33.9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3.12万户,互联网络用户9.44万户。
海宁市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机构俱全,会计、审计中介机构完善,2008年,全市年末金额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85.2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215.40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69.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