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位于亚热带区域,气候特征鲜明,四季各有特点。
夏季,香港的天气炎热且潮湿,温度通常维持在26至30摄氏度之间,湿度高,使得人体感觉更加闷热。
到了冬季,香港则变得凉爽干燥,平均气温保持在15至20摄氏度之间,虽然偶尔会有冷空气南下,但很少会降至5摄氏度以下,因此冬天并不寒冷。
香港的雨季主要集中在五月至九月,这个时期降雨量较大,有时雨势甚大,容易导致城市积水,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而七月至九月是台风多发的季节,此时段需特别注意防范。
全年来看,香港的平均雨量约为2,214.3毫米,其中8月份是降雨量最多的月份,而1月份则是雨量最少的月份。
降雨分布不均,这也意味着市民需时刻关注天气预报,以便做好应对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香港位于亚热带,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四季皆有花开花落,因此,游客和居民可以在此享受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总的来说,香港的气候变化多样,一年四季各有特色,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样的体验。
无论是炎热的夏日,还是凉爽的冬日,香港都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香港的气候特点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22.8℃。
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7~33℃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
5-9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
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7-9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但由5-11月期间都有可能受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吹袭。
在北太平洋西部、东海及南海上,每年平均有30个热带气旋形成,其中半数达到台风强度,最高风速为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
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此外,香港市区高楼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气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和郊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别,高层大厦林立的市区让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较难吹散。
扩展资料
1、香港面向南中国海,邻近大陆架,洋面广阔,岛屿众多。
有渔业生产的地理环境。
香港有超过1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海鱼,主要是红衫、九棍、大眼鱼、黄花鱼、黄肚和鱿鱼。
2、香港地区处于潮湿的亚热带环境,泾流丰富,地表水系发达。
但水系作用范围有限,无大河流。
除作为香港与深圳界河的深圳河外,主要有城门河、梧桐河、林村河、元朗河和锦田河等,绝大多数河流长度均不超过5英里,流速及流量与季节性降雨量密切相关,年中极不稳定。
旱季难以维持水流或断流,河床毕露或部分露出,湿季则极易达到满岸水位,泛滥成灾。
深圳河发源于梧桐山牛尾岭,自东北向西南流入深圳湾,出伶仃洋。
3、在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
1950年以前香港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
从50年代起香港开始工业化,到1970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标志着香港已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香港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从80年代始,内地因素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各类服务业得到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