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触犯法律了。
至于是触犯民事法律还是刑事法律需要看宠物狗的价值以及打狗人的主观故意。
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故意毁损他人财物造成5000元损失的,就应当立案追诉。
《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损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除了数额,在入刑的时候,法律还会考虑打狗人的主观犯意,比如,虽然被害狗狗的价值超过了5000元,但打狗人之所以打狗,是因为狗狗当时在咬人,打狗人出于正当防卫或者他人免受伤害,这时打狗人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狗狗的价值没有超过5000元,则《刑法》一般不予追诉,狗主人可以要求加害人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承担财产损害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238条规定:“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
”
虐待动物罪什么时候会被写入法律并正式实行?
虐待动物罪什么时候会被写入法律,目前还没有议程,刑法分则目前并未规定虐待动物罪。
虐待动物罪是我国动物保护法的项目组专家建议基于该法律设立的一项罪名,该罪名最高可处六个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虐待别人的动物,造成动物死亡的,就有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法律分析目前的刑法分则并未规定虐待动物罪,但是,要注意到动物保护领域的一个最新的动向,那就是反虐待动物的法律酝酿和起草。
反虐待动物法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是一部法律,或者说还不是一部具有效力的法律,并且也不是立法稿,而是由法学专家等起草的专家建议稿,以此向有关部门或者有权机关提出立法建议,从而推动反虐待动物立法进程。
这部建议稿主要包括了包括反虐待动物的主体制度;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宠物等分类动物的反虐待措施;动物医疗、动物运输、动物屠宰的反虐待措施等等,以及格式性的法律责任以及附则。
也就是说,随着这部专家建议稿的出炉,征求意见,下一步的送审,讨论通过,颁布,以及相应司法解释的出台,反虐待动物很快有法可依。
至于虐待动物是否入刑,可能要更审慎一些。
因为,刑法每一次的调整,尤其是增加新罪,都要特别审慎。
但是,即使虐待动物不入罪,大家也应该相信,随着各方对反动物虐待的推动,尤其是公民保护动物意识的提高与新法的震慑与引导,反动物虐待必定会呈现出新的景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