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吗 (黄土高原气候类型)

天气服务 2025-04-02 14:06:07 浏览
黄土高原干旱吗

在我们生活当中,经常会有一些自然灾害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所以我们应该多加了解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这样才能让灾害减轻。

生活就是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吗以及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黄土高原上,气候干旱,植被少,土质酥松,雨后没有足够的植被吸收水分,水流只能在地表运动,就造成了涝,成了灾.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

高原东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的气候既受经、纬度的影响,又受地形的制约,具有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

高原东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的气候既受经、纬度的影响,又受地形的制约,具有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特征。

●气温黄土高原区域年平均温度为3.6~14.3℃,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且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变化较大。

大部分地区温度条件能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要。

●降水黄土高原东西之间的降水有较大差异,由于位于中纬度地带的东部季风区,又属高空盛行西风带的南部。

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极地大陆气团南下,造成黄土高原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的气候。

春季由于冬季风衰退,而较弱的太平洋暖湿气流还难以影响该地区造成大气和土壤干旱明显,春旱现象严重。

夏季黄土高原近地面处于大陆热低压槽的前部,而高空则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和控制之下,盛行太平洋热带海洋气团湿度较大,经冷空气的激发作用形成大面积降水,成为黄土高原降水的主要来源。

秋季暖湿的海洋气团南退,冷空气进入黄土高原,但因南退的暖湿海洋气团受秦岭的阻挡,而变性大陆性气团侵入很快,形成较多的锋面降水。

由此造成了黄土高原夏秋季多雨,而冬春季干旱少雨的降水特征,年降水量为150~750毫米。

该区域东南部的汾渭盆地和晋南,豫西黄土丘陵区,年降水为600~750毫米,是该地区降水最丰沛的部分,而位于西部和西北部的宁夏,内蒙古黄河沿岸地带,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甘肃靖远-景泰-永登一线,年降水量为150~250毫米。

降水400毫米等值线通过榆林,靖边,环县,固原北部一带,将整个黄土高原划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部分,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一年之中,降水多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冬季降水一般只占到5%左右。

而且由于季风的影响造成区域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分配不均,变率大的特点,区内降水量的年相对变率平均为20~30%,季节降水的相对变率更大,多在50%~90%。

丰水年的降水量往往是枯水年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再有就是区内极容易产生暴雨天气,相对集中于陕北、晋西和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最大暴雨强度高达2毫米/分钟以上。

●蒸发黄土高原的蒸发量普遍高于实际降水量,年蒸发量为1400~2000毫米,其总体趋势是南低北高,东低西高。

就年蒸发的变率而言,一般是春末夏初最高,冬季最小。

区域的农业气候资源具有如下特点:即光热条件优越,但降水量少、蒸散量大,农田水分亏缺严重,主要是雨养农业。

大风和沙尘暴日数多。

看到这些内容,大家也会了解一些,如果大家要想了解更多的,我们可以关注裕祥安全网这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很多我们生活当中能运用到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学习到更多生活当中能运用到的知识,这样才能让我们减轻更多的危害。

准旗12月6号的天气预报

准格尔旗:

2015-12-06星期日2℃~-7℃小雨~小雪西南风~西北风3-4级。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