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是借壳上市吗 (中信证券是借款吗)

公司代码 2025-04-02 02:44:36 浏览
中信证券是借壳吗

是的。

中信泰富(),向母公司中信股份收购资产2269.3亿元人民币(约2865亿港元),中信集团将借此实现在港整体上市

完成交易后,中信泰富将改名为中国中信。

一、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表示,中信集团借壳海外整体上市有助于提升公司国际影响力,而控股的中信证券(/)将进一步整合扩张其在港业务,有望扩大跨国并购、承销保荐国内公司海外上市等国际投行业务规模。

二、对于为何不通过IPO实现香港上市,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昨天在香港表示,目前整个中信股份下面已经有很多上市公司,如果再去IPO,投资者会感觉非常困惑,目前方案对中信泰富、中信股份都是双赢的局面。

三、据中信泰富公告,中信泰富向母公司收购资产,其中以现金支付499.2亿元人民币,其余1770.13亿人民币以发行股份支付,每股售价13.48港元,需发行股份约165.79亿股,为保持公众持股量不低于25%水平,中信泰富需要再配发约46.75亿股。

四、中信股份是中信集团在2011年成立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收购完成后,中信股份将由中信泰富控股股东变身中信泰富全资公司,而中信股份拥有众多上市平台,其直接和间接控股的A股公司包括中信国安()、中信海直()、中信证券、中信银行(/)、中信重工()等。

截至2013年12月31日,集团的总资产为.03亿元人民币。

一、 券商概念主要有三类:一是直接的券商股,如中信证券、宏源证券等。

二是控股券商的个股,如陕国投、爱建股份等。

三是参股券商的个股,如辽宁成大、通程控股等。

受券商大会影响最大的个股无疑是直接的券商股。

因为如果有利好消息传出,对于此类个股的主营业务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中信证券等个股也的确需要新业务来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于宏源证券而言,目前最需要的是如何解决其所持有的st祥龙、st龙科等上市公司的股权,因为此项股权解决得好,将远远大于直接发债的影响。

道理很简单,发债毕竟是有成本的,而通过处理法人股,不仅解决了资产流动性问题,而且还会获得一笔可观的现金流。

券商重仓股受到的影响则各异。

因为券商重仓股的形成动因不同,归根结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主动性投资形成。

这与基金一样,从二级市场寻觅战机然后伺机介入,属于券商的自营业务。

另一类是被动性投资形成。

这又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包销而来,新股包销与配股或增发包销;还有一种是合并而来,因为有些券商是各信托投资公司的营业部以及各小券商合并成大券商的,如此一来,这些前身的重仓股也带到了新的券商中,这就是被动无奈的投资

中信集团是国企还是央企

中信集团是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直接管辖。

中信集团是1979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和支持下、由荣毅仁先生创办的。

成立以来,中信集团充分发挥了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成功开辟出一条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信誉与形象,取得了显著的经营业绩。

中信集团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其中,金融涉及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等行业和领域;实业涉及房地产、工程承包、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机械制造、信息产业等行业和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和良好发展势头。

成立背景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在约见工商界和民主党派人士时,希望荣毅仁等同志能围绕改革开放做一些实际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

同年2月,荣毅仁同志向中央提出了《建议设立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见》。

197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成立,荣毅仁同志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初成立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

公司业务中信集团的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

2006年12月31日,中信宣布以19.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内森斯能源有限公司,从而获得该公司对哈萨克斯坦卡拉赞巴斯油气田的开采权。

金融业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其资产约占公司总资产的81%,主要由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组成。

实业在公司总资产中约占18%,涉及信息产业、基础设施、能源、房地产等行业和领域。

上市情况截止2011年底,中信集团旗下拥有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信国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海直、中信重工,ST中葡等六家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则包括中信泰富、中信资源、中信21世纪、中信1616集团,以及中信银行H股、中信证券H股。

中信泰富晚间在港交所公告称,正式宣布公司正在与中信集团等有关方面就收购中信股份100%股权之潜在收购进行协商。

按照已签订的框架协议,股份转让对价将包含现金和中信泰富发行的新股,收购完成后,包含中信集团绝大部分净资产以及股东权益高达2250亿元人民币的中信股份将注入中信泰富,并在港整体上市。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