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朋友合作运营着2家公司,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
作为公司老板,我一直想摆脱眼前的局限性,多学习更好的企业管理经验和知识,偶尔我会把我对一些企业、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公司内部培训资料分享出来,供大家一起学习,指导自己的工作,请大家一定看完,保证对你有帮助。
欢迎大家讨论,如有错误敬请指正,谢谢!
本文主要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基本情况公司名称: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Zhejiang Weix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无曾用名。
公司办公地址: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经济开发区。
成立时间:1999年
上市时间:2010年3月18日
经营范围:建筑材料 — 其他建材。
主要从事各类中高档新型塑料管道的制造与销售,产品分为三大系列:一是PPR系列管材管件,主要应用于建筑内冷热给水;二是PE系列管材管件,主要应用于市政供水、采暖、燃气、排水排污等领域;三是PVC系列管材管件,主要应用于排水排污以及电力护套等领域。
原材料和能源:作为生产型企业,生产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石化下游产品(占70%),大部分材料都可国内采购且供给稳定,价格一般会受原油价格、原材料供应量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公司生产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电和水,供给和价格稳定。
2020年年报中,伟星新材的总市值为319.69亿,营业收入为51.04亿,净利润11.95亿,销售毛利率43.5%。
伟星新材在申万三级行业分类下属管材行业,对比A股同行2020年报可以看出,总市值前三为伟星新材、永高股份、三和管桩,营业收入前三为三和管桩、永高股份、伟星新材,净利润前三为伟星新材、三和管桩、永高股份,毛利率前三为伟星新材、三和管桩、永高股份。
(1)产品分析
从企业官网可以看出,伟星新材的主要产品是全屋管路解决方案、管材、地暖、防水材料、净水器、厨卫精品三金件,主营为PPR材质。
2020年报中和电商平台上都可以看出PPR管材管件销量占总销量接近一半的份额,为公司主打产品。
年报披露公司主营中高档新型塑料管道的制造与销售,产品分为三大系列:一是PPR系列管材管件,主要应用于建筑内冷热给水;二是PE系列管材管件,主要应用于市政供水、采暖、燃气、排水排污等领域;三是PVC系列管材管件,主要应用于排水排污以及电力护套等领域。
(2)营业收入分析
伟星新材在申万三级行业分类下属管材行业,对比同行2020年报可以看出,在伟星新材营业收入在A股中排行第三,前两名均70多亿比较接近,伟星新材以51.04亿位居第三,与前两位差距较大,但与行业营收第四东宏股份的23亿营收也差距比较大。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行业头部前三的公司营收远远大于行业其他公司。
伟星新材近2年收入增长率大幅降低,2020年虽然有所恢复但是也不及2018年以前的增长速度。
考虑到伟星新材toC业务占比较大,toC端相对议价能力更强,我们还要结合毛利率进行分析。
(3)毛利率分析
对比同行伟星新材最大特点之一就是toC业务占比较高,我们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可以也验证这一点,toC的电商平台上管材方面伟星占据优势,销量最好的是管件和PPR管材。
伟星新材以43.5%的毛利率高居行业第一,远远高于第二名的26.23%的毛利率,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伟星新材在C端市场确实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因此伟星新材也获得了11.95亿的净利润,远远高于行业第二的3.18亿。
结合近五年来看,销售毛利率稳定,但是2020年毛利率略微下滑,年报披露可以看出是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人工成本都有所增加。
(4)优劣势分析
优势:品牌行业最具优势,线上线下营销能力强,研发能力强,企业文化好。
劣势:受宏观经济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且无法控制,行业准入门槛低,需要新的增长点。
企业管理情况分析(1)核心成员
管理团队中董事长、董事、董秘、总经理、财务总监中绝大部分均持有公司股票,任期较长,经验丰富,其中部分股票在年报中披露为奖励的限制型股票。
金红阳任董事长、总经理,任期为2007-12-16 至 2023-01-15,薪资158万,目前相对稳定,但需要关注其变动情况。
副总经理施国军年薪100万,其他核心成员的薪资60万左右。
报告期内核心成员无离任情况,减持股票人员减持的比例较少。
(2)公司员工
2020年报中公司员工人数为4572人,2018年报中为4388人,其中各个部分的人数都小幅增加。
学历方面,研究生人数从2018年的43人到2020年的70人,增长明显,专科以下学历减少,其他学历层次人数小幅增加。
对比营业收入的连续增长,可以看出公司的人员优化和管理方面做得很好。
(3)股权结构
报告期内,实际控制人章卡鹏先生直接持有伟星股份6.57%的股份,间接持有伟星股份4.79%的股份,共11.36%;张三云先生直接持有伟星股份4.36%的股份,间接持有伟星股份3.26%的股份,共7.62%。
章卡鹏先生和张三云先生于2011年3月10日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为一致行动人。
但仍存在股权分散风险。
报告期内,减持和质押数额较大的情况如下:
张三云减持13,756,406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86%。
伟星集团有限公司质押135,132,4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8.49%;临海慧星集团有限公司质押198,200,0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2.45%,超过10%的红线,需要关注后续财务报表的分析,关注公司实际财务状况。
(4)分红情况
近五年股利支付率在65%到80%之间,证明公司管理层足够慷慨且确实现金流充裕。
行业分析(1)所属行业
伟星新材在申万三级行业分类下属管材行业。
(2)行业规模及发展
2020年塑料管道3600亿市场空间,预计20年需求增速为8%。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在经历了产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后,进入稳定成熟的阶段。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在经历了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后,近几年已经进入发展的平稳期,依托“一带一路”、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地下管网及清洁能源利用、装配式建筑、污水治理、农村水利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的国家相关政策,市场发展稳中有升,行业集中度不断增强。
虽然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依然存在,但行业内规模企业总体向智能化、标准化、多元化、绿色化的道路前进,行业对质量、绿色节能、标准化体系、研发能力等要求逐渐提高。
(3)行业特征
周期不明显,区域特征强(经济发展不同区域、气候不同区域产品不同),季节性明显(春节期间装修少,东北寒冷无法施工)。
行业竞争格局(1)整体格局
管材行业2021Q1报告中,伟星新材总资产排第二,营业总收入排第三。
2015至2019年行业产量CR5/CR3由18%/16%提升5pct/4pct至23%/20%,其中港股中国联塑以15%的市占率位居首位。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联塑产能规模和布局绝对领先;永高深耕华东,绑定万科和恒大等地产商;伟星C端品牌力最强,持续双轮驱动;雄塑新增产能多,具备成长性。
B端品牌联塑、永高位居前二:20年地产商品牌首选率中国联塑以29%位居第一,其次是永高股份,首选率14%。
头部企业产能规模大、布局广、品牌和品质好,配套服务能力强。
伟星深耕C端,近年来逐步与地产商合作,首选率为2%。
(2)从多个维度分析
产能及其布局:联塑>永高>雄塑>伟星,已投产产能分别为278/60/36/24万吨,联塑/永高/雄塑在建产能20/13/15万吨。
中国联塑产能布局全国,除华东外,均处绝对领先地位。
永高、伟星深耕华东,正逐步布局中西部。
雄塑主要产能布局在华南。
产品结构:伟星新材PPR产品占比高达51%,毛利率58%显著高于其他产品。
其他企业,联塑/永高/雄塑/顾地均以PVC管道为主,19年营收占比分别为62%/48%/72%/56%。
渠道、客户结构:管材企业渠道方面多侧重于经销,现金流一般较直销模式好,雄塑/伟星/永高/联塑经销占比分别为80%/70%/70%/65%。
客户结构方面,2C占比较高的是伟星新材,主要面向消费者和小型装修公司,企业议价能力强,故毛利率高,ROE持续处于行业第一位置,同时销售以现货为主,回款能力较强。
其他企业以2B为主,除了绑定大地产商之外,也通过经销商对接小地产、基建及市政项目。
盈利能力:伟星毛利率最高,19年达到46.2%;联塑由于规模大布局广毛利率也较高为28.6%,永高、雄塑毛利率为25.8%和25.2%,差别不大。
毛利率水平与客户结构、销售模式等相关性较高,伟星侧重零售故毛利率较高。
2B端产能规模越大,一般单位成本越低,毛利率高。
销售渠道和客户结构影响费用率高低,2C客户一般销售费用率较高(伟星期间费用率21%高于联塑的12%)。
(3)主要公司分析
伟星新材:PPR产品为主,持续推行零售+工程双轮驱动,另外加快扩展净水和防水等新业务。
19年伟星塑料管道吨价元/吨,高于永高和联塑的9951和9887元/吨。
19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5.5次,位居行业最高。
19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9亿元,延续了现金流充沛的经营态势。
中国联塑:全国最大规模的塑料管道公司,产能278万吨,远超其他公司,深耕华南,布局全国。
20年地产商品牌首选率29%,自15年以来持续保持第一。
15年至19年产量市占率由11.5%提升至15.2%,是行业集中化的核心受益者。
中国联塑由于规模最大且布局最广,在原材料成本上具备规模优势且运输成本也较低。
19年中国联塑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8.6%/11.5%,位居行业前列。
2019年固定资产周转率3.1次,高于2.9次的2014-2018年平均值。
2019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53亿元,高于30亿元的净利润。
永高股份:华东区域塑料管道龙头,年产能60万吨,规模位居行业第二,旗 下品牌“公元”广受欢迎,20年地产商品牌首选率14%。
永高股份自15年内部管理不断升级,地产业务由原来的经销商配送转变为公司直接配送,配送费用显著降低,管理费用率从15年11%降至19年的5%,盈利水平也将稳步提升。
公司运营能力强,19年总资产周转率为1.1次,位于行业第一。
公司新建产能天津永高、重庆永高今年经营情况有所改善,在建产能湖南永高和迪拜永高预计2021 和 2022 年投产。
雄塑科技:华南老牌塑料管道企业,费用管控低,运营能力强,负债率行业 最低,随着20/21年江西、河南项目投产,公司进入新一轮增长期,杠杆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随着产能的投放带来营收增长、成本和费用率的边际下降,未来ROE有望进一步增长。
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吧,后续内容更精彩。
投资选股策略--GICS行业分类港股筛选分析
以GICS的11大经济部门为分类,整理港股的股票,关注港股通的股票为主,标有AH的表示A股与H股均有上市,通常选择A股即可。
必需消费食品类:大市值如万洲国际、蒙牛乳业、中国飞鹤;中市值包括中国旺旺、达利食品、颐海国际、维他奶国际、H&H国际控股、澳优、周黑鸭;小市值则有中国食品、阜丰集团、中粮肉食、现代牧业、庄园牧场(AH)。
绩优股如万洲国际(肉制品龙头,对标双汇发展)、颐海国际(火锅底料龙头,A股对标天味食品)、维他奶国际(有新增产能)。
潜力股则有H&H国际控股(高端婴幼儿营养品龙头)、周黑鸭(开放特许经营,有业绩反转预期)、阜丰集团(味精和淀粉产品龙头,低估值)。
可选消费纺织服装与奢侈品:大市值安踏体育、申洲国际;中市值如普拉达、李宁、裕元集团、波司登、新秀丽;小市值包括特步国际、361度、天虹纺织、晶苑国际、利丰、冠城钟表珠宝、互太纺织、中国利郎、中国动向、江南布衣、佐丹奴国际。
绩优股有安踏体育、申洲国际;潜力股则有李宁、波司登、特步国际。
家用电器和休闲设备:创科实业、海尔电器、JS环球生活、海信家电(AH)、TCL电子、创维集团、敏华控股。
绩优股如创科实业(电动工具龙头);潜力股则有TCL电子(海外销售扩张)、敏华控股。
汽车比亚迪股份(AH)、吉利汽车、广汽集团(AH)、华晨中国、东风集团股份、长城汽车(AH)、北京汽车、雅迪控股、汽车经销商中升控股、永达汽车、美东汽车、和谐汽车、正通汽车、广汇宝信。
绩优股有吉利汽车、华晨中国、北京汽车;潜力股则有中升控股、永达汽车、雅迪控股(电动两轮车龙头,越南产能扩张)。
汽车零部件潍柴动力(AH)、中国重汽、福耀玻璃(AH)、信义玻璃、敏实集团、德昌电机控股、耐世特、首控集团、浙江世宝(AH)。
绩优股有潍柴动力、福耀玻璃;潜力股则有信义玻璃、德昌电机控股、首控集团(转型教育行业)。
餐饮服务海底捞、九毛九、呷哺呷哺、味千(中国)、大家乐集团。
绩优股只有海底捞;潜力股有呷哺呷哺。
酒店娱乐服务大市值金沙中国有限公司、银河娱乐、中市值永利澳门、澳博控股、美高梅中国、香格里拉(亚洲)、新濠国际发展、阿里影业、猫眼娱乐、同程艺龙、复星旅游文化、太阳城集团、小市值澳门励骏、IMAX CHINA、百奥家庭互动、海昌海洋公园、蓝鼎国际。
绩优股有新濠国际发展、阿里影业、同程艺龙、海昌海洋公园、蓝鼎国际。
教育服务中国东方教育、新东方在线、中教控股、宇华教育、希望教育、中国科培、枫叶教育、睿见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团。
绩优股有宇华教育、新东方在线;潜力股则有枫叶教育、希望教育。
综合消费者服务福寿园、有才天下猎聘、神州租车。
对标美股的埃森哲、沛齐、尼尔森。
传媒新华文轩、电视广播、兑吧。
零售高鑫零售、周大福、国美零售、六福集团、利福国际、莎莎国际、联华超市。
绩优股只有高鑫零售;潜力股则有国美零售(业绩反转预期)。
金融与地产银行/保险/证券:银行看汇丰控股、恒生银行、中银香港、东亚银行、江西银行,其他优先A股。
保险看友邦保险、中国财险、中国太平、中国再保险、众安在线,其他优先A股。
证券看中金公司、海通国际、国泰君安国际,其他优先A股。
绩优股有香港交易所;潜力股则有复星国际、ESR、中国信达、中国光大控股、远东宏信、汇付天下。
地产开发企业众多,主要如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中国恒大、碧桂园、融创中国等大市值企业;世茂房地产、中国金茂、新城发展、旭辉控股集团、合景泰富集团、中国奥园、美的置业、时代中国控股、中国海外宏洋集团、融信中国、建发国际集团等中市值企业;绿地香港、花样年控股、丰盛控股等小市值企业。
绩优股有中国海外发展、融创中国、华润置地;潜力股则有世茂房地产、中国金茂、中国奥园、美的置业、中国海外宏洋集团、花样年控股。
物业管理碧桂园服务、雅生活服务、保利物业、绿城服务、中海物业、新城悦服务、永生活服务、蓝光嘉宝服务、彩生活、佳兆业美好、卡森国际等企业。
绩优股有碧桂园服务、绿城服务、中海物业;潜力股则有碧桂园服务、绿城服务、中海物业。
建筑材料海螺水泥(AH)、中国建材、中国联塑、华润水泥控股、金隅集团(AH)、亚洲水泥(中国)、西部水泥等企业。
绩优股有中国建材(建筑材料龙头)、中国联塑(塑料管道龙头,对标伟星新材)。
能源与公用事业中国石油股份(AH)、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AH)、中国神华(AH)、昆仑能源、联合能源集团、中煤能源(AH)、兖州煤业股份(AH)、中国旭阳集团、首钢资源、中石化冠德等企业。
潜力股有昆仑能源、联合能源集团、中石化冠德。
电信服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通信服务、电讯盈科、香港宽频、中信国际电讯、和记电讯香港、数码通电讯。
原材料化学制品:上海石油化工股份(AH)、华宝国际、东岳集团、中化化肥、鸿宝资源。
潜力股有华宝国际(香精、调味品和烟用原料)、东岳集团(高分子、制冷剂和有机硅)。
医疗保健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科技等领域的企业。
绩优股有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潜力股有百济神州、东阳光药、远大医药(研发管线扩张)、威高股份、启明医疗、爱康医疗、微创医疗、春立医疗、先健科技、药明康德(AH)、康龙化成(AH)、方达控股、平安好医生、国药控股、华润医疗、上海医药(AH)、锦欣生殖、环球医疗、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复旦张江等。
信息技术互联网、软件与服务、通信设备、电脑与外围设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等领域的企业。
绩优股有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点评、阅文集团、美图公司、慧聪集团、映客、恒腾网络;潜力股有金山软件、中国软件国际、微盟集团、威高股份、微创医疗、药明康德(AH)、康龙化成(AH)、方达控股、锦欣生殖、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国药控股、华润医疗、上海医药(AH)、锦欣生殖、环球医疗、药明生物等。
工业建筑与工程、机械制造、电气设备、航空航天与国防、印刷与包装、航空运输与物流、海运与港口、公路与铁路等领域的企业。
绩优股有小米集团、舜宇光学科技;潜力股有鸿腾精密科技、瑞声科技、丘钛科技、富智康集团、伟易达、通达集团、南京熊猫电子股份(AH)等。
总结来说,必需消费、金融与地产、能源与公用事业、原材料、电信服务、工业的建筑与工程和工业的交通运输与物流构成了传统行业;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电气设备和国防军工则是新兴行业。
A股的优势领域包括必需消费、可选消费、金融、地产、能源与公用事业、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工业等;而港股的优势领域则集中在可选消费、地产、公用事业、互联网、电子设备与仪器。
建议A股投资者配置必需消费/可选消费+金融+建筑装饰,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电气设备;港股投资者则可关注可选消费(教育服务/汽车经销商/餐饮) + 地产 + 公用事业,互联网 + 电子设备与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