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坝镇,位于中国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是一个隶属于乡镇级的行政区域,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2°53′07″,东经108°55′02″。
这个乡镇的历史可追溯至1950年,当时名为谭坝乡,经过几次名称的变迁,如1958年的改名和1966年的更名,最终在1983年恢复为乡级行政单位。
2011年6月,谭坝乡经历了撤乡建镇的变革。
谭坝镇坐落在秦岭余脉与汉江、月河北部低山地带,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四季分明,降雨充沛,水资源丰富,最低海拔425米,最高峰超过1000米,乡政府所在地海拔510米。
年平均降雨量约为800毫米,气温在13℃左右,夏季最高可达39℃,冬季最低则为-4℃,属于亚热带内陆型气候。
谭坝镇的主要河流有傅家河、朱家河、马河和鸭蛋河,这些河流为周边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450米至800米的区域,农田以缓坡山地为主,稻谷是沿河沿溪的主要作物,而旱地作物如小麦、玉米、油料、豆类和薯类杂粮也有丰富的产量,农业条件相对较好。
这里有着悠久的养蚕种烟传统,适宜发展畜牧业,同时,森林覆盖率超过70%,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多种经济作物如桑树和水果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川 乐山市 沙湾区谭坝乡地处大渡河北岸,位于沙湾城东南部13KM处。
1992年,全区全乡并镇,原罗一乡的沬江村、廖湾村划归谭坝乡后,该乡共辖9个村、1个居委会、69个村民小组。
汉滨区气候水文
汉滨区地处北亚热带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域,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
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5.7℃,年降雨量平均达到799.3毫米,其中7、8、9月的降雨量占比高达60%,最低值为1966年的540.3毫米,最高值则在1983年达到1109.2毫米,年降雨量波动较大,相差了568.9毫米。
无霜期平均为263天,年日照时数为1811.5小时,年≥10℃的积温在4000℃-4400℃之间,持续时间约为220天。
太阳总辐射量每年约为107.53千卡每平方厘米,体现出丰富的光热资源。
汉滨区水资源丰富,过境河流总容水量达到213.33亿立方米,自产水为13.061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占10.654亿立方米,地下水则为3.001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为1420立方米,显示出充足的水资源供应。
区内河流众多,汉江作为长江一级支流横贯而过,境内全长110.2公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7条,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沟更是多达210条。
这些河流汇集了月河、蒿坪河、流水河、神滩河、岚河、吉河、黄洋河等二级支流,以及恒河、付家河等较大三级支流。
多年平均径流深度为355毫米,年均径流总量为13.06亿立方米,显示出区域内的水文活跃度。
汉滨区位于位于陕西省安康市中部,跨汉江两岸。
该区原为县级安康市,2000年因安康地区改设地级市而改今名汉滨区。
面积3652平方千米。
辖4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876个行政村,69个居委会。
人口105.6万(2007年),是陕西省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