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时间,疫情在全国不少地区再次抬头,把这波疫情压下去,防止它扩散失控,成为出现疫情地区的紧迫事项。
但越是这个时候,相关地区治理团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越是面临考验。
要看到,疫情暴发已经两年半多了,经济受到影响,公众的防疫耐心也受到了很大消耗,目前的社会心理逐渐变得脆弱。
此时各地遇新发疫情,一定要沉着冷静,我们的防疫经验已经非常多了,政府和老百姓在阻止疫情扩散这件事上的利益高度一致,要把这种一致性充分释放出来,切不可把当地政府与老百姓搞对立起来,政府推行的防控措施一定要得到属地百姓的基本理解和支持。
如果要搞推极限措施,比如大规模静态管理,需要向公众解释清楚它们的必要性,而且时间要尽可能短。
出现疫情的地区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全国动态清零路线的支持,推出不当措施,引发群众的激烈反对,则是对全国抗疫工作的拖累甚至抹黑。
所以不是说一个地方采取了最极限的防控措施,就是防疫立场最坚定,那些措施得是确实必要的,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是最终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