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用到哪些电工绝缘材料-在发电设备中-举例说明之.求大神帮助 (经常用到哪些英语单词)

公司代码 2025-03-21 00:45:05 浏览
在发电设备中

绝缘材料 用于使不同电位的导电部分隔离的材料。

其电导率约在10-10 西/米以下。

不同的电工产品中,根据需要,绝缘材料往往还起着储能、散热、冷却、灭弧、防潮、防霉、防腐蚀、防辐照、机械支承和固定、保护导体等作用。

分类和性能 绝缘材料种类很多,可分气体、液体、固体三大类。

常用的气体绝缘材料有空气、氮气、六氟化硫等。

液体绝缘材料主要有矿物绝缘油、合成绝缘油(硅油、十二烷基苯、聚异丁烯、异丙基联苯、二芳基乙烷等)两类。

固体绝缘材料可分有机、无机两类。

有机固体绝缘材料包括绝缘漆、绝缘胶、绝缘纸、绝缘纤维制品、塑料、橡胶、漆布漆管及绝缘浸渍纤维制品、电工用薄膜、复合制品和粘带、电工用层压制品等。

无机固体绝缘材料主要有云母、玻璃、陶瓷及其制品。

绝缘材料的宏观性能如电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耐化学药品、耐气候变化、耐腐蚀等性能与它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等有密切关系。

无机固体绝缘材料主要是由硅、硼及多种金属氧化物组成,以离子型结构为主,主要特点为耐热性高,工作温度一般大于180℃,稳定性好,耐大气老化性、耐化学药品性及长期在电场作用下的老化性能好;但脆性高,耐冲击强度低,耐压高而抗张强度低;工艺性差。

有机材料一般为聚合物,平均分子量在104~106之间,其耐热性通常低于无机材料。

含有芳环、杂环和硅、钛、氟等元素的材料其耐热性则高于一般线链形高分子材料。

影响绝缘材料介电性能的重要因素是分子极性的强弱和极性组分的含量。

极性材料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均高于非极性材料,并且容易吸附杂质离子增加电导而降低其介电性能。

故在绝缘材料制造过程中要注意清洁,防止污染。

电容器用电介质要求有高的介电常数以提高其比特性。

发展概况 最早使用的绝缘材料为棉布、丝绸、云母、橡胶等天然制品。

在20世纪初,工业合成塑料酚醛树脂首先问世,其电性能好,耐热性高。

以后又相继出现了性能更好的脲醛树脂、醇酸树脂。

三氯联苯合成绝缘油的出现使电力电容器的比特性出现了一次飞跃(但因有害人体健康,后已停止使用)。

同期还合成了六氟化硫。

30年代以来人工合成绝缘材料得到了迅速发展,主要有缩醛树脂、氯丁橡胶、聚氯乙烯、丁苯橡胶、聚酰胺、三聚氰胺、聚乙烯及性能优异称之为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等。

这些合成材料的出现,对电工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如缩醛漆包线用于电机,使其工作温度和 可靠性提高,而电机的体积和重量大大降低。

玻璃纤维及其编织带的研制成功及有机硅树脂的合成又为电机绝缘增加了H级这个耐热等级。

40年代以后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问世。

粉云母纸的出现使人们摆脱了片云母资源匮乏的困境。

50年代以来,合成树脂为基的新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不饱和聚酯和环氧等绝缘胶可供高压电机线圈浸渍用。

聚酯系列产品在电机槽衬绝缘、漆包线及浸渍漆中使用,发展了E级和B级低压电机绝缘,使电机的体积和重量进一步下降。

六氟化硫开始用于高压电器,并使之向大容量小型化发展。

断路器的空气绝缘及变压器的油和纸绝缘部分地被六氟化硫所取代。

60年代含杂环和芳环的耐热树脂得到了大发展,如聚酰亚胺、聚芳酰胺、聚芳砜、聚苯硫醚等属 H级及更高耐热等级的材料。

这些耐热材料的合成为以后发展 F级、H级电机创造了有利条件。

聚丙烯薄膜在这一时期也成功地用于电力电容器。

70年代以来新材料的开发研究相对比较少,这一时期主要是对现有材料进行各种改性及扩大应用范围。

对矿物绝缘油采用新方法精制以降低其损耗;环氧云母绝缘在提高其机械性能和实现无气隙以提高其电性能方面做了很多改进。

电力电容器由纸膜复合结构向全膜结构过渡。

1000千伏级特高压电力电缆开始研究用合成纸绝缘取代传统的天然纤维纸。

无公害绝缘材料70年代以来也发展很快,如以无毒介质异丙基联苯、酯类油取代有毒介质氯化联苯,无溶剂漆的扩大应用等。

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其绝缘材料着火而导致重大火灾事故屡有发生,所以对阻燃材料的研究引起了重视。

发展趋势 绝缘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的水平是影响制约电工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

从今后趋势来看,要求发展耐高压、耐热绝缘,耐冲击,环保绝缘,复合绝缘,耐腐蚀、耐水、耐油、耐深冷、耐辐照及阻燃材料,研发环保节能材料。

重点是发展用于高压大容量发电机的环氧云母绝缘体系,如FR5,金云母等;中小型电机用的F、H级绝缘系列,如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毡板等;高压输变电设备用的六氟化硫气态介质;取代氯化联苯的新型无毒合成介质;高性能绝缘油;合成纸复合绝缘;阻燃性橡塑材料和表面防护材料等,同时要积极推动传统电工设备绝缘材料的更新换代。

电气绝缘材料标准化现状与发展方向:绝缘材料有哪些

【摘 要】制造电气设备的关键材料是电气绝缘材料,它对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的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行,需要尽力提高基础原材料的技术水平,增强行业的自主开发能力。

因此,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提升电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电气绝缘材料;现状;发展方向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作为电气设备的重要的技术准则,对提高产业技术进步、规范材料生产和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减少贸易风险和保障市场的秩序,增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现代化电气绝缘材料标准新体系的发展方向。

1 我国电气绝缘材料标准化的基本状况1.1 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的建设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 我国电气绝缘材料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充分地调动了各相关行业的资源和力量,经过25年的努力,截止到2009年8 月,已先后制定完成国家标准(GB/T)119项、国家军用标准(GJB)4项、机械行业标准(JB/T)69 项,合计192项。

基本上涵盖了现有的电气绝缘材料产品,包括:1)电气绝缘用漆、电气绝缘用可聚合树脂和胶;2)电气绝缘用树脂浸渍纤维制品(包括漆布、漆绸、软管、机织带、无纬绑扎带、网络和预浸料等);3)电气绝缘用层压制品、卷绕制品、真空压力浸胶制品和引拔制品;4)电气绝缘用塑胶制品;5)电气绝缘用云母制品;6)电气绝缘用胶粘带、薄膜、柔软复合材料;7)电气绝缘用纤维制品;8)绝缘液体(变压器油、合成芳烃和硅油等)。

以上是我国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其对我国电气绝缘材料行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现状的不足由于受到行业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尽管我国已建立较完整的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部分标准技术水平偏低。

由于所采用的IEC 标准仅仅是体现了最基本的要求,但其技术水平不高。

另外,有个别版本十分陈旧,如仍沿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电气用纤维素纸系列标准,至今尚未对其重新修订。

(2)现有标准体系标准不完整。

主要体现在:对于电气绝缘用漆和胶类产品,由于其对应的标准体系中只有通用型的产品标准,因此在制订我国相应的标准时影响到产品的完整覆盖性,目前我国在中、高压电机绝缘用的真空压力浸渍树脂、绝缘浸渍漆以及防晕漆,三防(防潮、防霉、防盐雾)漆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

对于塑胶类绝缘材料,由于IEC 在该领域标准尚属空白,因此,我国目前基本上没有制订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其在电线电缆、低压电器等诸多行业的广泛应用,主要采用各自企标和供货技术条件(协议)来进行产品的生产和贸易。

(3)标准研制速度满足不了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装备新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我国在新设备引进和不断扩大自主研发化进程中,所采用的标准大多为国外知名公司的技术标准,如杜邦、西门子、东芝和三菱等公司的标准,主要原因是我国电气绝缘材料的产品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现代装备的技术要求,关键材料需要进口。

因此,电气绝缘材料要采取扩大采标范围的措施,加快采标转化的速度,尽快地逐步完善现行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

2 进一步完善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配合国家电气装备制造业规划的进行,尽快制订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性基础标准。

(1)研究建立电气绝缘材料的市场准入制度,制订与之配套的市场准入技术标准。

我国现行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仅仅是推荐性标准,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的作用受限。

(2)制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电气绝缘材料标准。

优先制订节能型、环保型、无溶剂或水溶性的绝缘材料产品标准,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各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3)为重大装备的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和出口提供技术支撑。

(4)加速制订核电站用1E级低压热收缩套管技术标准,电气绝缘用玻璃毡制品、聚芳酰胺纤维纸及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等产品标准。

加速我国对此类产品自主研发的进度,尽快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3 电气绝缘材料标准研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随着我国重大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要求建立能支撑我国电气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的电气绝缘材料标准新体系;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制订能满足核电、风电电气设备国产化及自主研发所需的绝缘材料的技术标准;配合国家标准委员会正在实施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化发展规划,需要完善包括能促进节能减排在内的新型电气绝缘材料的产品标准。

(1)大型发电设备用绝缘材料标准。

(2)高压、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用绝缘材料标准。

(3)新能源领域用绝缘材料标准。

(4)干式变压器用绝缘材料标准。

(5)动车组牵引技术国产化用绝缘材料标准。

(6)电器电子用绝缘材料标准。

(7)节能环保型绝缘材料标准。

(8)电气绝缘材料关键检测技术及安全规范标准(9)研究转化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先进标准制订绝缘材料标准。

4 结束语总之,我国应根据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随时提出新的标准来制订计划项目,从而不断地对现行的标准体系进行细化和补充。

由于电气绝缘材料涉及与电子、电力、机械、石化、化工、轻工和建材等众多行业,各行业之间存在着技术交叉,而且产品技术更新快,因此需要充分调动相关的资源和技术力量,结合我国国情,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国际先进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采标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发展模式向制订具有自主核心的技术标准转变。

参考文献:[1]皮如贵.发电设备的发展对绝缘技术的新要求[C].北京: 第十届全国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2]庞宏力,刘立柱.水溶性无机硅钢片漆的研制[C].北京: 第十届全国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3]林燕.太阳能并网发电技术概述[J].电器工业,2009(12). 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4]祁世发.国产单向透气绝缘保护带[C].海口: 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交流会,2004.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