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嘉能可-Glencore-在大宗商品行业的影响力如何 (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公司代码 2025-03-24 03:32:48 浏览

嘉能可 (Glencore):大宗商品界的隐形巨鳄

嘉能可,这家全球大宗商品生产销售的领军企业,以其在金属及矿产品领域的广泛影响力,曾于2015年荣登世界500强排行榜的第10位。

尽管其在铜矿领域的直接生产份额不高,但通过历史性的Xstrata收购,Glencore成功提升了其在全球铜矿资源的掌控力,包括澳洲和非洲的丰富储备。

铜矿版图扩张

在主要的铜矿基地,智利的Codelco和印尼的Freeport-McMoRan占据了主导地位,而Glencore通过并购策略,增强了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尽管具体的股权分布相对分散,可能受到当地法律的制约。

然而,收购后的Glencore已从一个交易商转型,铜产量从30万吨飙升至惊人的1500万吨,一举成为全球铜市场的重量级玩家,尽管其产量对价格的敏感性并未使其跃居市场领导者,但价格波动对营收的影响依然显著。

在转型前,Glencore更像是大宗商品界的“高盛”,扮演着生产商与买家之间的桥梁,提供融资和物流服务。

然而,其盈利模式发生了转变,自产比例显著提升,铜、锌、铅、黄金、白银和镍等金属的产量均有所增长

通过买卖差价、地域套利、产品套利和时间套利等手段,Glencore巧妙地在市场波动中捕获利润,尤其是在CRB指数近30年的稳步上涨期,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尽管财务数据稳健,但Glencore的策略并非只依赖于市场周期,而是通过灵活的运营模式,确保在大宗商品市场的多维度盈利。

然而,本文并未详述其具体财务状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杨艳军和费然在《基金投机与国际资源商品期货关系的研究》中的深入探讨,以了解更详细的财务分析

总之,嘉能可凭借其并购策略和精明的商业智慧,不仅巩固了在大宗商品行业的地位,而且成功地从一个交易商转型为一个全面的生产者和市场参与者,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伦镍逼仓事件中的嘉能可,是什么来头?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准镍价(下称伦镍)暴涨的背后,是一场多空博弈大战,两家公司因此站上风口浪尖。

市场传闻称,博弈中的空头为青山控股,多头方为嘉能可(Glencore)。

3月9日,嘉能可总部回复界面新闻邮件称,其逼仓青山控股的消息是错误的,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嘉能可为全球最大的含镍材料(包括电池)回收商和加工商之一,业务涉及镍金属以及精矿、中间体和镍铁。

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数据,2021年嘉能可的自有资源的镍产量为10.23万吨,同比下降约7%;镍销量为20.2万吨,同比增长约36%。

同期,该公司镍资产营收为28.1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0%;调整后的毛营业利润为8.6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7%。

2022年,嘉能可的镍产量指引目标为11.5 0.5万吨,铬铁产量指引目标为146 3万吨。

该公司在加拿大、挪威、澳大利亚和新咯里多尼亚等地,拥有一系列与镍相关的矿业资产。

例如,它是澳洲第二大镍矿商米纳罗资源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在加拿大的镍资产包括分别位于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的Raglan Mine和Sudbury Integrated Nickel Operations。

镍是三元锂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多种电池的重要原料,被认为是一种向低碳经济转型至关重要的金属。

但目前不锈钢仍是镍的第一大消费领域,约占镍全球消费的70%。

除了镍矿巨头外,嘉能可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且是目前全球最大锌生产商、第三大铜矿开采商,以及最大的钴供应商。

区别于传统大宗交易商仅靠交易差价赢利的经营模式,嘉能可以生产商和交易商的双重身份打通产业链,对大宗商品定价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这是其最大优势之一。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等行业发展,铜钴成为炙手可热的矿产资源。

据前瞻经济学人2020年数据,嘉能可掌握着全球钴矿探明储量的25%,每年钴矿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30%左右,对于全球钴供给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嘉能可拥有全球最大铜钴矿Mutanda矿。

该矿位于刚果(金),曾于2019年11月关闭。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该矿有望于今年重启运营。

2021年,嘉能可的铜产量为119.6万吨,比2020年减少5%;钴产量为3.13万吨,同比增长14%;锌精矿产量为96.41万金属吨,同比下降6.6%。

这一大宗商品交易巨头成立于1974年,总部设于瑞士巴尔,业务涉及金属和矿产、能源、交易市场等板块,在超过50个国家设有90处办事处,拥有150余家矿山、加工厂。

在成立以来的48年间,嘉能可以激进甚至近乎野蛮的方式不断改写行业规则。

嘉能可的创始人是马克·里奇(Marc Rich)。

1974年,里奇在瑞士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Marc Rich + Co AG,即嘉能可的前身。

这家公司最初将目光投向了石油行业,并开创了石油现货交易市场。

在19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中,该公司绕过禁令,利用石油套利交易,迅速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石油交易商。

里奇也因此得到“石油之王”的名头。

之后,该公司的业务版图开始扩张。

1981年,Marc Rich + Co AG并购了一家荷兰谷物交易公司Granaria,触及农业业务板块;1987年,并购秘鲁铜矿和美国冶炼厂,开始涉及矿业生产;1990年,入股英国矿业公司超达(Xstrata)。

1993年,他将持有的Marc Rich & Co. AG股份出售给公司管理层及主要雇员,随后公司更名为嘉能可。

在此之前,美国监察机构以偷税漏税、参与伪证、电汇诈骗、敲诈勒索、违法禁运条例等65项罪名指控里奇。

他因此登上FBI最高通缉令近20年。

1994年起,里奇基本淡出嘉能可,该公司决策一直由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委员会决定。

直到2002年,管委会任命伊万·格拉森伯格为新CEO。

格拉森伯格继续使用了精准的资产并购与投资组合手段,对上下游产业链进行纵向整合。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拥有刚果(金)铜钴资源的加拿大上市公司加丹加矿业(Katanga Mining)市值蒸发了90%,陷入资金困境。

嘉能可以提供5亿美元融资为条件发起收购,成功获得74.4%的股权,之后股权增至86%,奠定了在全球有色金属领域,尤其是钴和铜的霸主地位。

2012年2月,嘉能可发起对英国矿业公司超达的并购。

这是一笔价达619亿美元的巨额交易。

该交易使嘉能可从投机的贸易商进一步向上游生产延伸,大大提升了该公司的议价能力,也使该公司成为当时的全球最大动力煤炭贸易商、最大锌生产商、第三大铜矿开采商和第四大镍矿开采商。

嘉能可擅长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套利、并购,以生产商和交易商的双重身份撬动了巨额财富。

但在套利获益过程中,嘉能可也一直官司缠身。

2019年4月,嘉能可正式被美国监管机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调查;当年年底,英国重大欺诈办公室(SFO)针对嘉能可商业行为涉嫌贿赂启动了调查。

2020年6月22日,据澳大利亚矿业专业媒体报道,瑞士司法部正在对嘉能可进行商业贿赂调查。

2019-2020年,是嘉能可的低谷期。

受到核心产品价格下挫及贿赂调查影响,该公司2019年亏损4亿美元,这是它四年来首次亏损。

2020年,该公司营收为1423亿美元,同比降幅达34%;净亏损额扩大至19.03亿美元。

当年铜产量同比下降8%至126万吨;钴产量同比下降41%至2.74万吨。

2021年3月23日,嘉能可宣布从当年7月1日起,任命Gary Nagle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

格拉森伯格至此退休,结束了其在嘉能可的19年掌门人生涯。

Gary Nagle有“小格拉森伯格”之称,同格拉森伯格一样是南非人,曾是嘉能可煤炭资产业务高管,同毕业于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

2021年借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东风,嘉能可扭亏为盈。

营收达2037.5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3%;归母净利润为49.74亿美元。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