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陈仁义,1924年出生于陕西泾阳,是秦腔须生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剧目包括《下河东》、《斩黄袍》等,以文戏武唱、武戏文唱的特色著称,被誉为“茶叶红”。
他曾担任中国剧协会员和泾阳县人民剧团团长。
2. 《下河东》的唱词节选展现了王者的哀思,通过对比不同历史人物的悲悼之情,突显了戏剧的深厚内涵。
3. 任哲中,1925年出生于永寿县监军镇,是秦腔小生的杰出代表。
他从小经历了内战带来的苦难,12岁加入晓钟社,先后学习小旦和小生,受到多位名家的指导。
他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特的唱腔使他成为秦腔界的佼佼者。
4. 任哲中的代表作有《周仁回府》、《花亭相会》等,他在演出中展现的细腻情感和精湛技艺,深受观众喜爱。
5. 《花亭相会》的唱词节选描述了梁王与子贡先生在寺院的饮酒对弈,以及子贡先生因乡里来人而产生的忧虑,体现了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戏剧情节的紧凑。
秦腔起源于西周,距今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了,经过岁月的打磨,逐渐成为了现在成熟的戏剧。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若是没有这些秦腔名人的继承与传播,很有可能就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了,这些名人为秦腔戏曲文化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本期的秦腔戏曲带你看看有哪些秦腔名人,以及他们的唱段。
陈仁义,男,生于1924年,农历甲子年生,秦腔须生,陕西泾阳人,秦腔须生。
代表剧目有《下河东》、《斩黄袍》、《斩李广》、《辕门斩子》、《金沙滩》、《祭灵》、《两狼山》、《逃国》、《泾阳之盟》等,形成了自己文戏武唱、武戏文唱的艺术特色,享有“茶叶红”的美誉。
曾是中国剧协会员,泾阳县人民剧团团长等。
《下河东》唱词节选:“王好比轩辕皇帝哭苍圣,又好比尧帝哭众生。
禹王也曾哭水洪,汤王也把伊尹哭。
王好比纣王哭闻仲,冀州侯苏护哭全忠。
梅伯哭的是杜元铣,比干相哭的老商容。
周文王哭的伯邑考,周武王又哭姜太公。
鲍叔牙哭的是管仲,齐王也曾哭晏婴。
哭伯桃本是羊角哀,燕王哭的孙伯灵。
范蠡在深山哭文种,伍员逃国哭父兄。
昔日里圣人哭夫圣,墨子哭的朝歌城……”任哲中,男,1925年,农历乙丑年生于永寿县监军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秦腔小生。
从小饱尝了连年内战民不聊生的疾苦,12岁入晓钟社。
先工小旦,后学小生,受范紫东、封至模、刘毓中、惠济民等名家栽培。
冬练三九,夏练三比,既练就了一身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又练就了一副细致哀婉,悲壮凄楚、激越慷慨、幽稚缠绵的独特唱腔。
代表作:《周仁回府》、《花亭相会》、《激友》、《祝福》、《木楠寺》、《狸猫换太子·抱妆盒》、《血泪仇》等。
《花亭相会》唱词节选:“昔日梁王好贤,子贡先生好善,君臣二人约在都岗寺院饮酒玩棋。
饮酒玩棋中间,忽然常随小官禀到,言说是有子贡先生的乡里求见。
子贡先生听得其言,低头不语,闷闷不乐。
梁王问到,言说是卿啊卿啊,你和寡人一起饮宴,因为何事,低头不语,闷闷不乐子贡先生言到:臣和我主一起饮宴,忽然常随小官禀到,言说是有臣的乡里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