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自然地理 (湘潭县自然地理概况)

天气服务 2025-03-30 05:06:58 浏览
湘潭县自然地理

湘潭县位于湘中偏东,湘江西岸,地处东经112°25′~113°03′,北纬27°20′~28°05′,总面积2512.98平方公里。

它是湖南省湘潭市的一个辖县,属于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湘潭县地图呈狮状,其西部乌石峰、南部晓霞山脉、北部仙女山等地形各具特色。

湘潭县属于长江中游平原与江南丘陵的交错地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多样,包括平原、岗地、丘陵和山地。

其中,平原占总面积的39.54%,岗地占35.21%,丘陵占18.61%,山地占6.64%。

湘潭县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3月中旬至5月中旬)天气多变,夏季(5月中旬至9月中旬)高温多雨,秋季(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晴朗少雨,冬季(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寒冷,有霜、雪和冰冻。

年平均气温在16.7~18.3℃之间,1月最冷,7月最热。

年降水量为1300毫米左右,日照时数为1584~1885小时。

风向以东南风、南风和西北风为主。

湘潭县自然资源丰富,农业耕地面积102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08.6万亩,森林覆盖率47.8%。

地表水资源总量603.75亿立方米,已探明矿产资源30余种,被称为“锰矿之乡”。

湘潭县生物种类繁多,主产稻谷、生猪、鲜鱼、蔬菜、茶叶、水果和湘莲,有“中国湘莲之乡”的美誉。

此外,湘潭县还有多种野生动物,包括鼠、野兔、麻雀、野鸡、鲤鱼、鲢鱼、龟、蟹、蜘蛛、蝉、蜗牛、蚯蚓等。

湘潭县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锰、铅、磷、石膏、海泡石、矽砂、石灰石、铁、金、高岭土、白云石和矿泉水等。

植被方面,湘潭县属于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带,植被类型多样,包括天然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以及野植物资源,野生动物种类丰富。

扩展资料

湘潭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下游西岸,总面积2132.8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总人口98.4万。

无论是面积、人口、资源、还是综合实力,在省内都是一个大县,素有“天下第一壮县”、“湘中明珠”之美誉,是中国湘莲之乡、湖湘文化发祥地。

县域全境均属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湖南融入“泛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其中968平方公里区域为核心区,湘潭天易示范区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先行先试的十八片区之一。

湘潭市7月15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湘潭市天气预报15天)

湘潭市气象台2021年7月15日9时3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今天白天韶山市、湘乡市、岳塘区、湘潭县、雨湖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请注意防护。

本周天气:具体天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未来三天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市晴热高温天气维持,最高气温将达37℃以上。

具体天气:14日08时~15日08时:晴间多云,南风3~4级,29~37℃;15日08时~16日08时:晴间多云,南风2~3级,29~37℃;16日08时~17日08时:晴间多云,南风2级,29~37℃。

注意防晒:轻度暴露皮肤部位出现弥漫性红斑,颜色鲜红,伴有轻度烧灼感、刺痛感。

中度中度晒伤的肌肤除了出现红斑外,还会出现红斑基础上的弥漫性水肿,烧灼感和刺痛也比较明显,皮肤有明显的触痛。

重度重度晒伤的肌肤除了红斑、肿胀外,还会出现大量的水疱,水疱内有大量的澄清的淡黄色浆液,烧灼疼痛感强烈,甚至影响睡眠。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