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各省份中,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共有424家,占全国的15%。
这一比例与广东省的经济总量成正比。
深圳作为广东省的一部分,拥有202家上市公司,占全省的一半,而省城广州有68家,仅为深圳的1/3。
在上市公司数量上,广州不仅不如北京、上海、深圳,也排在杭州、苏州之后。
浙江省以299家上市公司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占全国的10.6%。
尽管浙江的GDP仅为江苏的六成、山东的68%,排名全国第四,但上市公司的数量却高居全国第二,比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多出23家,比山东多出137家。
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别以265家和224家上市公司数量排在全国第4和第5位。
作为强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是中国最具辐射力的中心城市,拥有大量国企和不少民营企业总部。
在粤浙苏京沪这5个上市公司数量超过200家的省份之后,山东省以162家和四川省以103家上市公司数量排在中间区间。
福建省以99家上市公司数量接近100大关。
截至2015年底,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有2827家,其中排名前八的省份有1852家,占全国的65.5%,显示出极高的集中度。
国际投行高盛在其报告中指出,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投资者需要紧跟以健康医疗、科技为主体的新经济。
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
这意味着高新技术产业、新经济领域的发展空间更大,成长更快,更容易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浙江、广东等省份在新经济领域拥有明显优势,有望在新兴领域培育出更多上市公司。
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也具有类似的潜力。
此外,成都、武汉、重庆和西安等中西部大城市,由于其中心地位、高校云集和科研实力雄厚,也有望成为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的地区。
5364家A股上市公司图谱:北上广深占了多少?
1. 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总数截至2024年4月24日达到5364家,这些公司构成了多样化的市场格局。
2. 在板块分布上,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的占比分别为59.69%、25.04%、10.65%和4.62%,反映了各板块的发展态势和所承担的功能。
3. 近年来,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步伐呈现逐年放缓趋势。
从最初突破1000家到达到5000家企业,增长速度呈现出逐级下降的模式。
4. 在地域分布上,广东省以876家上市公司领先全国,浙江省和江苏省分别以较小的差距紧随其后。
这三地上市公司总数占比超过40%,显示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力。
5. 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别以476家和444家的数量位列全国第四和第五,两地在上市公司数量上相差不大。
6. 有12个省份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0家,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各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地方经济的活跃程度。
7. 在募集资金方面,北京市以.15亿元居首,广东省和上海市分列二三位,募资总额占比达到50.57%,显示出这三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资本市场影响力。
8. 在市值方面,北京市以.88亿元的总市值高居榜首,广东省和上海市紧随其后,三地在市值上的领先地位反映了其在资本市场的核心地位。
9. 行业分布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是上市公司最多的两个行业,分别有626家和397家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
10. 广东省在这两个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居首,这凸显了广东省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及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