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托物言志的古诗有哪些 (小学托物言志的课文)

宠物服务 2025-03-27 16:00:23 浏览
小学托物言志的古诗有哪些

一、《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得以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二、《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天平山腰泠泠流淌着白云泉,天上白云自在舒卷,泉水自流悠闲。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奔流飞泻到山下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再添波澜。

三、《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四、《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长在深草丛中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得比蓬蒿高出了许多。

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五、《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托物言志的古诗

托物言志的古诗有:《墨梅》、《兰花》、《竹石》、《寒菊》、《小松》。

1、《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

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2、《兰花》

宋代·易士达

春到兰芽分外长,不随红叶自低昂。

梅花谢后知谁继,付与幽花接续香。

译文:春回大地,兰花生长,别具一格,没有鲜艳夺目的颜色,也不顾影自怜。

那孤芳自赏,清香不断的梅花凋谢后,百花中又有何种花能够比得上,唯有那一缕缕芳香存在的兰花。

3、《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紧紧依傍着青山绝不放松,竹根深深扎进岩石的缝隙之中。

历经无数磨难依然那么坚韧,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北风。

4、《寒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

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5、《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从小刺头藏在深深的草丛里,到如今才渐渐觉得超出蓬蒿。

当时人不识得它是凌云之木,直到它高耸入云霄才说它高。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