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承父母房产的新规取消了公证的强制要求。
此前,继承父母房子通常需要通过公证程序,但现在,根据司法部的新规定,房屋继承事项多年的公证环节已不再成为必需。
继承、受遗赠取得不动产申请登记的,由申请人选择是否需要公证。
公证遗嘱仍具有法律效力,但不再是继承房产的必需步骤。
房产继承公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提供死亡证明和法定继承人证明,包括父母的死亡证明和法定继承人的身份信息。
其次,如果继承人不只一个,而房产只过户给其中一人,其他继承人需要书面同意,表示放弃对房产的继承。
新的民法典增加了两项立遗嘱方式——“视频遗嘱”和“打印遗嘱”,为老年人立遗嘱提供了更多便利。
此外,新规还引入了遗嘱的“宽恕期”,给予老人在立遗嘱后反悔的机会。
遗嘱“宽恕期”是指遗嘱人在立遗嘱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反悔,并且可以更改之前的遗嘱。
新规还增加了公证人员的要求,以保护财产分配的公平。
在立遗嘱时,必须有至少两名证人在场,并且要手写姓名和日期,以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022年新出台的房产继承新规包括:继承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继承遗产的人必须是合法继承人,即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依法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权益。
相关法律依据包括《继承法》第二十六条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规定,《继承法》第五条关于继承开始后的处理规定,《继承法》第二十九条关于遗产分割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二条关于遗嘱冲突的处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八条关于房产继承的处理规定。
2022年房屋继承过户收费标准包括:继承房产需要公证,公证费是房屋评估值的2%,正常过户则不需要;继承的房子如果以后想卖,永远都有个人所得税;继承权公证费用按照继承人所继承的房地产的评估价的2%收取,最低不低于200元;房产继承公证的程序包括房屋评估、继承公证、申请产权登记等办理过程;房产证过户办理所需材料包括登记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明、房屋所有权证书或者房地产权证书、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
继承父母房产不需要公证了吗
在新政策规定下,继承父母房产不再强制要求公证。
这一变化源于司法部废止了《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使得在房屋遗产继承中,公证不再是必需的环节,而是由申请人自行决定是否进行公证。
如果不进行公证,继承者可以自行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遗嘱等,直接到房管部门办理房屋登记手续。
若之前因房产继承发生纠纷并起诉到法院,可以携带法院的调解或判决书到房管部门办理房屋登记手续。
此外,如果继承人同意,也可以先前往公证机关办理房产公证,然后再到房管部门办理房屋登记手续。
尽管公证不是必需的环节,但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公证有助于预防纠纷和维护法律秩序。
因此,在选择是否进行公证时,建议继承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考虑。
申请办理继承房产过户手续的子女需要确定自己的继承权。
如果父母有其他合法继承人,需取得其他继承人同意放弃房产继承权的书面书之后才能办理。
如果父母在世时曾立下遗嘱,则应按遗嘱中的约定执行。
申请办理继承房产过户的子女还需取得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以及自己的继承人证明。
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需到其户籍所在地的公安局办理;而继承人证明则需到市公安局或区公安局办理。
此外,申请办理继承房产过户的子女还需到公证处进行公证,并领取继承公证书。
在办理公证时,必须提供房屋权属人的死亡证明书、合法机关出具的合法继承人名单证明以及原房屋权属人立有的遗嘱(如有遗嘱),提交遗嘱原件。
取得上述证明后,申请办理继承房产过户的子女可携带相关资料,包括自己的身份证件、身份证明、父母的死亡证、房产证等资料前往房屋所在地的房管交易申请办理过户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继承房产所涉及到的房产过户与其他情况涉及到的房产过户一样,需要缴纳相关的税费。
这些税费的收取与房屋的价格有关,因此还需要对房屋进行评估。
评估公司会根据房屋所处的路段、坐向、楼层、楼龄等因素作出专业的价格分析和楼价评估,确定准确的物业市值价格。
这个评估报告需要提交给房管部门。
完成税费缴纳后,可以再次前往房管部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