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企动态辉瑞公司宣布其偏头痛新药瑞美吉泮口崩片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适用于有或无先兆偏头痛的成年人治疗。
该药采用口崩片技术,能有效阻断偏头痛关键通路,快速缓解头痛及相关症状。
强生在华申报上市两款新药,分别为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埃万妥单抗注射液和第三代EGFR-TKI口服药物甲磺酸兰泽替尼片。
全球首款口服司美格鲁肽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成为首个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
GSK的口服JAK1/JAK2和ACVR1抑制剂Omjjara在欧盟获批上市。
恒瑞医药子公司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他克莫司缓释胶囊为美国首仿药。
DS-8201用于治疗HER2阳性实体瘤的上市申请获FDA受理并被授予优先审评资格。
AC-Hib疫苗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欧林生物的AC-Hib联合疫苗产品未通过审批。
国产全球首个CD99靶点CAR-T产品临床试验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CD99+骨或软组织肉瘤。
首个RNA编辑疗法临床试验获FDA批准。
海思科获得创新药HSK胶囊新适应症IND申请受理,用于治疗纤维肌痛。
恒瑞医药子公司获得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和SHR-8068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维力医疗全资子公司获得一次性使用可视双腔喉罩《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赛诺医疗子公司获得输送导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哈药股份分公司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乐心医疗腕部单导心电采集器医疗器械注册证完成延续注册。
欧林生物撤回AC-Hib联合疫苗药品注册申请。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受理。
博雅生物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获得巴基斯坦药品注册批件。
华兰生物邓州浆站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
福安药业全资子公司获得伏立康唑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
资本市场动态CG Oncology公司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融资达到3.8亿美元,成为2024年首个生物技术公司的IPO。
康乐卫士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首家“北+H”的两地上市企业。
太美医疗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计划在香港IPO上市。
华昊中天港股IPO申请获得受理,计划开发肿瘤创新药。
“药明系”遭遇“黑天鹅”事件,导致CXO板块集体下跌。
核心管线2期临床试验失利,来凯医药股价大幅下跌。
稳健医疗、康恩贝、迪哲医药、福元医药、科兴制药等企业宣布回购或增持计划。
业绩预告显示九安医疗、舒泰神、尔康制药、何氏眼科、益佰制药、津药药业、微芯生物、片仔癀、片仔癀等行业企业业绩情况。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完成首例人类大脑芯片植入,实现神经技术的重大突破。
恒瑞医药与万春医药的“普那布林”BD纠纷案,仲裁庭驳回恒瑞所有诉求。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典型案例,涉及医药行业。
飞利浦呼吸机产品正式退出美国市场,召回事件以多款产品退市收尾。
上交所对人福医药控股股东武汉当代科技予以监管警示。
傲农生物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ST东洋股东及相关方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太龙药业、复星医药、盘龙药业等企业涉及高管变动与职务调整。
太美医疗通过IPO备案:9个月营收4亿亏3亿 腾讯经纬高瓴云锋是股东
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备案,计划发行不超过1.34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港交所上市。
太美医疗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产品和服务涉及临床研究、药物警戒、医药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
公司的核心理念是协作,为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研究者和患者等提供数字化协作环境。
在报告期内,太美医疗主要销售自主研发的SaaS产品,并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服务。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4.66亿元和5.49亿元,毛利分别为1.64亿元和1.85亿元;然而,经营亏损在同期分别达到了5.06亿元和4.43亿元;期内亏损分别为4.8亿元和4.23亿元。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6亿元。
在IPO前,赵璐持有公司17.29%的股份,并通过持股平台控制公司约33%的股权。
腾讯、经纬创投、高瓴创投、云锋基金等机构均是太美医疗的股东,其中,腾讯持股10.43%,经纬创投持股9.38%。
太美医疗在成立后,获得了多次融资,包括C轮、D轮、E轮和E+轮等,融资总额超过6.23亿元。
公司的执行董事包括赵璐、马东、张宏伟、黄玉飞、万帮喜、倪晓梅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蒋骁博士、李治国博士、冯志伟。
唐丽莉女士是赵璐的妻子。
太美医疗的董事团队和股东构成,展示了公司背后强大的支持力量,为其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